孩子對上幼兒園有抵觸心理
小編看見過有好多的小朋友上幼兒園前在家里或者幼兒園門口哭鬧著不肯上學,尤其是些剛上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小編覺得可能他們覺得上學離開了父母沒有安全,所以才會產生哭鬧情緒,所以孩子上幼兒園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孩子上幼兒園對老師有抵觸情緒的原因:
1、孩子有逆反心理,通過抵觸老師發泄對家庭反抗
由于孩子的年齡越來越大,好奇心與求知欲就會變得越來越強烈。喜歡問問題,有的父母與老師對孩子表現出的好問行為變得很不耐煩,慢慢會用簡單且粗暴地方式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由于孩子的需要達不滿足,慢慢會反抗父母,但是卻沒有得到好的作用,于是孩子會將自己的不滿情緒轉移在老師身上,出現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2、老師對孩子孩子冷漠,孩子通過抵觸來引起老師注意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如果可以得到老師的關注是最開心的事情,有的孩子上課時得不到老師的提問,下課時問老師問題,老師卻表現的很冷漠。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慢慢用抵觸老師的方式來引起更多的注意。
3、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不正確
現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越來越不同,但是還有很多老師習慣性給孩子貼上好孩子、壞孩子的標簽;有的老師不能夠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與需求,對孩子提出很多不適合的要求;有的老師在教育方式上面很粗暴,不懂得尊重孩子,還會打罵孩子;慢慢就會讓孩子出現抵觸情緒。(孩子不喜歡班上的老師怎么辦?)
其實,孩子出現抵觸情緒的背后也可能有很多積極的因素。孩子有抵觸情緒說明這些孩子有很強的自主意識,獨立性強,不喜歡依賴他人,孩子用抵觸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發泄心里的不滿,如果這個時間家長或老師可以正確的引導,抵觸情緒就會變成積極的效果呢!另外如果孩子出現抵觸情緒,也反應說老師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合理,這也是在提醒提醒老師應該改善教育的方式,這樣會更利于孩子的成長與教育的發展。
怎樣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尊重孩子,讓孩子發表對老師的看法。當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之后,家長首先需要用溫和的態度和孩子溝通,溝通過程中要讓孩子充爭的放松,讓孩子在自由的氣氛圍發泄自己對老師的不滿,這種發泄起到平衡心理的作用。而家長只需要認真地聽孩子說,當孩子覺得自己到了尊重,就會把抵觸老師的原因說出來。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利與弊,從客觀方面來分折抵觸情緒。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就需要利用孩子爭勝好強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可以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
讓孩子學著站在老師的角度來看問題。家長不能對孩子的抵觸情緒一棒子打死,或一謂的聽老師話,這樣做的結果會讓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更大。家長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指責老師。因為孩子的認識有的時候會很偏激,會以自己為中心。家長應該學會培養孩子的共情心,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站在老師的角度來思考,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了解老師的情緒與難處,讓孩子懂得如何多體諒他人。家長方法好的話,只需要在家里就能改善孩子與老師的關系,減輕孩子對老師出現的抵觸情緒。
家長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積極配合老師去教育孩子。家庭和學校教育方式差異會導致了孩子出與反差很大的性格。所以家長與老師應該經常溝通孩子在家里與學校的日常表現有哪些,這樣對孩子的行為會有很全面的評價。
如果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出現不同時,大家可以商量相互理解、求同存異,從而給孩子一個接近的教育價值觀。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這些壞習慣竟會毀掉孩子一生我們都知道,其實我們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有哪些壞的習慣,孩子就肯定跟著學,例如家長罵人,孩子也會學著罵人,所以我們
-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辦我們經常聽說一些孩子遭遇家庭暴力的事件,家庭暴力屢禁不止,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心理扭曲,孩
-
保護孩子健康 拒絕家庭暴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很多的溢出的,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得到
-
學齡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處理方法我們非常的注重兒童的身體健康,其實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學齡前兒童容易出現一
-
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 對癥進行調理孩子愛發脾氣怎么辦?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是不同的,有些孩子的脾氣比較大,脾氣太大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導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