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兒童學齡前識字教育
前不久,在少年兒童出版社舉辦的學前兒童識字教育研討會上,與會者看到這樣一幕新奇有趣的情景:一男一女兩個稚氣未脫的學前小童,任人隨意從桌上堆放的書籍中抽取一本,翻開便讀,指到哪里讀到哪里,朗朗童聲,輕松自在。這兩個孩子是田林第六幼兒園大班兒童,3歲開始識字,現在已經認識1800個漢字了。而幼兒園600多個小朋友2年內平均識字在1200個漢字左右。還沒上學就可獨立閱讀,這樣的學前教育到底好不好?在幼教界,兒童是否應該在學前識字是個爭論已久的問題。由于它關系到幼教與小學教育的銜接,這個問題始終是教育界的一個“敏感地帶”。
如何看待學齡前兒童的識字教育?幼兒早期識字有何利弊?與會的專家們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人生識字聰明始”,原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程逸汝老師主張把兒童識字定位于學齡前。他認為,目前識字起步太晚,對兒童識字潛力估計不足。3-6歲的兒童已經有了口語的基礎,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游戲、兒歌、講故事過程中自然識字。對孩子來說,這是一件興趣盎然的事情,不應有任何負擔。識字后可以大量閱讀,讓幼兒提早認識外部世界。程老師說,幼兒識字會引起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促進配套措施跟上。目前小學教育的現狀是,一年級打開課本無漢字,先學6個星期的拼音。有形有義的方塊字對學生形象思維大有好處,卻被枯燥乏味的“6個星期”所替代,壓抑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學前教育方法教研室主任張明紅副教授認為,學前兒童能夠大量識字固然可喜,但不可一概而論。幼兒早期成長最重要的是閱讀,但閱讀并不只是限制在讀文字,凡是攝入孩子視野的事物都是閱讀對象。識字與否、識字多少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個體因素而定。幼兒園和家庭創設一定的環境,增強孩子的識字興趣是很好的。而幼兒在毫無興趣的情況下快速、大量地識字,沒有好處,反而是匆忙的課程導致孩子匆忙的童年。大人不能以識字多少給孩子貼上聰明與否的標簽。
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強調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少兒社社長周舜培說,4-7歲是培養興趣的時候,閱讀可以為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在閱讀中識字是個很好的途徑,它讓孩子感到識字不難,閱讀快樂。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戴汝潛指出,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和初二的兩個分化期,均與閱讀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兒童進行學齡前識字教育,關鍵是從小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讓閱讀占領兒童興趣的制高點。
如何看待學齡前兒童的識字教育?幼兒早期識字有何利弊?與會的專家們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人生識字聰明始”,原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程逸汝老師主張把兒童識字定位于學齡前。他認為,目前識字起步太晚,對兒童識字潛力估計不足。3-6歲的兒童已經有了口語的基礎,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游戲、兒歌、講故事過程中自然識字。對孩子來說,這是一件興趣盎然的事情,不應有任何負擔。識字后可以大量閱讀,讓幼兒提早認識外部世界。程老師說,幼兒識字會引起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促進配套措施跟上。目前小學教育的現狀是,一年級打開課本無漢字,先學6個星期的拼音。有形有義的方塊字對學生形象思維大有好處,卻被枯燥乏味的“6個星期”所替代,壓抑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學前教育方法教研室主任張明紅副教授認為,學前兒童能夠大量識字固然可喜,但不可一概而論。幼兒早期成長最重要的是閱讀,但閱讀并不只是限制在讀文字,凡是攝入孩子視野的事物都是閱讀對象。識字與否、識字多少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個體因素而定。幼兒園和家庭創設一定的環境,增強孩子的識字興趣是很好的。而幼兒在毫無興趣的情況下快速、大量地識字,沒有好處,反而是匆忙的課程導致孩子匆忙的童年。大人不能以識字多少給孩子貼上聰明與否的標簽。
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強調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少兒社社長周舜培說,4-7歲是培養興趣的時候,閱讀可以為孩子打開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在閱讀中識字是個很好的途徑,它讓孩子感到識字不難,閱讀快樂。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戴汝潛指出,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和初二的兩個分化期,均與閱讀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兒童進行學齡前識字教育,關鍵是從小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讓閱讀占領兒童興趣的制高點。
相關文章
-
孕婦夏季洗澡注意什么現在天氣轉暖,因此洗澡成為大家比較糾結的一個話題,因為天氣還是有些涼,在家里洗澡還是有點冷,但是去澡堂洗澡的話,時間太長
-
寶寶不會爬行怎么辦呢寶寶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為之對寶寶的身體是否健康很重要,一般在7、8月的時候正是寶寶開始爬行階段,同時這也是鍛煉寶寶肢體協調
-
孩子出現六個意外如何進行急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意外的出現,很多的新父母,對孩子的呵護更加關注,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呵護孩子的方式,而且在日常生
-
寶寶乳牙應如何預防呢現在的生活和家庭獨生子女聯系,使之不管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孩子喜歡什么大人都能幫孩子如
-
家長帶孩子乘坐電梯的注意事項現如今,電梯成為了人們通往高樓的一個代步工具。電梯在給予人們便捷的時候,有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憂。尤其是寶寶乘坐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