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警惕“流腦”暗度陳倉
2月4號是“立春”,春季是病毒性腦炎的高發期。不過,目前在一片防控“甲流”的呼聲中,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很有可能暗度陳倉!
4歲的小麗麗前幾天起床后說嗓子疼、頭痛,還眼淚汪汪,媽媽帶她到社區醫院檢查,體溫38℃。醫生說目前“甲流”病人較多,就按甲流在家隔離治療吧,遂給麗麗開了抗甲流的中藥。隨后,麗麗的體溫升到39℃,雖然加服“達菲”,可還是高燒不退,并出現了嘔吐、神志不清現象。轉傳染病院診治,經腰穿檢查,確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原來麗麗患的是“流腦”,不是“甲流”。
傳染科醫生說:“好險啊,流腦貌似流感,偷襲腦髓。如果再拖延時日,孩子不死也會致殘。”
雖然流腦和甲流都是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流腦早期也表現為咽痛、頭痛、發熱、咳嗽,進而全身中毒,但流腦和甲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原體。甲流是病毒,流腦是細菌(腦膜炎雙球菌)。甲流傳染性強,發病率高;流腦發病率低,但比甲流的病死率高。甲流病死率我國為0.065%,世界平均病死率約為1.24%,而流腦病死率我國2007年報告1198例死亡124例,病死率為10.3%;2008年報告922例,死亡110例,病死率11.9%;去年病死率12.5%,病死率有逐年遞增趨勢。流腦患者的后遺癥發生率則高達10%-20%,通常表現為失明、耳聾、反應遲鈍、智能損害等?梢,感染流腦的后果更兇險。
認識流腦的特點
皮膚出血點、瘀斑多見于流腦:皮膚、口腔黏膜上出現大小不一的出血點或瘀斑,壓之不褪色。甲流沒有此表現。
劇烈頭痛伴噴射狀嘔吐應考慮流腦:雖然甲流也有頭痛,但腦膜炎的頭痛更劇烈,且伴有噴射狀嘔吐;甲流嘔吐較少。
脖子僵硬是流腦的四大癥狀之一:脖子僵硬醫學叫“頸項強直”,系腦膜刺激征,即頭不能向前屈,自行向后彎曲,不能枕高枕頭。此癥出現已不算早期。而甲流一般并無此癥狀。
嬰兒前鹵飽滿隆起是流腦特點:這是顱內壓增高的表現。
如何嚴防流腦渾水摸魚
適時接種流腦疫苗:6個月—2周歲的兒童,使用A群流腦疫苗初免兩針,間隔3個月;2周歲、5周歲各加強一針A+C群流腦疫苗。推薦6—15周歲的孩子接種A+C群流腦疫苗。成人也可以自愿接種。
4歲的小麗麗前幾天起床后說嗓子疼、頭痛,還眼淚汪汪,媽媽帶她到社區醫院檢查,體溫38℃。醫生說目前“甲流”病人較多,就按甲流在家隔離治療吧,遂給麗麗開了抗甲流的中藥。隨后,麗麗的體溫升到39℃,雖然加服“達菲”,可還是高燒不退,并出現了嘔吐、神志不清現象。轉傳染病院診治,經腰穿檢查,確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原來麗麗患的是“流腦”,不是“甲流”。
傳染科醫生說:“好險啊,流腦貌似流感,偷襲腦髓。如果再拖延時日,孩子不死也會致殘。”
雖然流腦和甲流都是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流腦早期也表現為咽痛、頭痛、發熱、咳嗽,進而全身中毒,但流腦和甲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原體。甲流是病毒,流腦是細菌(腦膜炎雙球菌)。甲流傳染性強,發病率高;流腦發病率低,但比甲流的病死率高。甲流病死率我國為0.065%,世界平均病死率約為1.24%,而流腦病死率我國2007年報告1198例死亡124例,病死率為10.3%;2008年報告922例,死亡110例,病死率11.9%;去年病死率12.5%,病死率有逐年遞增趨勢。流腦患者的后遺癥發生率則高達10%-20%,通常表現為失明、耳聾、反應遲鈍、智能損害等?梢,感染流腦的后果更兇險。
認識流腦的特點
皮膚出血點、瘀斑多見于流腦:皮膚、口腔黏膜上出現大小不一的出血點或瘀斑,壓之不褪色。甲流沒有此表現。
劇烈頭痛伴噴射狀嘔吐應考慮流腦:雖然甲流也有頭痛,但腦膜炎的頭痛更劇烈,且伴有噴射狀嘔吐;甲流嘔吐較少。
脖子僵硬是流腦的四大癥狀之一:脖子僵硬醫學叫“頸項強直”,系腦膜刺激征,即頭不能向前屈,自行向后彎曲,不能枕高枕頭。此癥出現已不算早期。而甲流一般并無此癥狀。
嬰兒前鹵飽滿隆起是流腦特點:這是顱內壓增高的表現。
如何嚴防流腦渾水摸魚
適時接種流腦疫苗:6個月—2周歲的兒童,使用A群流腦疫苗初免兩針,間隔3個月;2周歲、5周歲各加強一針A+C群流腦疫苗。推薦6—15周歲的孩子接種A+C群流腦疫苗。成人也可以自愿接種。
相關文章
-
孕婦夏季洗澡注意什么現在天氣轉暖,因此洗澡成為大家比較糾結的一個話題,因為天氣還是有些涼,在家里洗澡還是有點冷,但是去澡堂洗澡的話,時間太長
-
寶寶不會爬行怎么辦呢寶寶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為之對寶寶的身體是否健康很重要,一般在7、8月的時候正是寶寶開始爬行階段,同時這也是鍛煉寶寶肢體協調
-
孩子出現六個意外如何進行急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意外的出現,很多的新父母,對孩子的呵護更加關注,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呵護孩子的方式,而且在日常生
-
寶寶乳牙應如何預防呢現在的生活和家庭獨生子女聯系,使之不管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孩子喜歡什么大人都能幫孩子如
-
家長帶孩子乘坐電梯的注意事項現如今,電梯成為了人們通往高樓的一個代步工具。電梯在給予人們便捷的時候,有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憂。尤其是寶寶乘坐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