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寶寶常見的外傷處理法
夏季對孩子的健康護理更是不能忽視,夏季衣服穿得少,很多寶寶也是容易出現(xiàn)一些小傷的,下面介紹下夏季寶寶常見的外傷處理法。
1、擦傷
擦傷是指寶寶摔倒擦破的傷口,僅僅是表皮受傷,所以傷勢比較輕微,在家治療就可以了。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油、酒精(紅藥水)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用干凈消毒紗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沒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凈的水清洗傷口,然后涂上抗菌軟膏,再貼上創(chuàng)可貼。
2、裂傷
原則上24小時之內縫合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是臉部受傷,就要及早縫合。還有,嚴重的裂傷拖的時間越久,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導致病情遲延或者殘留傷疤,所以應及時就醫(yī)。
3、刺傷
如果被釘子、針、玻璃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發(fā)炎癥。假如被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所以務必要及時就醫(yī)。
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這時會有血流出,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所以,處理刺傷傷口時要把手洗干凈,并使用消過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處理刺傷傷口,反而可能導致細菌入侵、產生炎癥。
有可能的話,要先找出是何種異物導致刺傷。假如是玻璃碎片,則可能傷害寶寶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趕緊去醫(yī)院。因為一旦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臟、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銅鐵制品刺傷,應到醫(yī)院注射破傷風針。
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膚外,可取一把鑷子,將鑷子末端放在火焰上進行消毒,待鑷子冷卻后,一邊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使寶寶不會太緊張,一邊輕輕用鑷子夾出異物。
如果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縫衣針,或將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幾分鐘。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如果是鐵釘導致刺傷,應首先拔出鐵釘。用消過毒鑷子或小鉗子,順著鐵釘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時用力要均勻,不要左右晃動,以減少對周圍機體組織的損傷。
如果鐵釘已拔出,可用力在傷口周圍擠壓,擠出瘀血與污物,以減少傷后感染。如果鐵釘斷在傷口里,應讓寶寶馬上停止走動,并將取出的部分釘子與寶寶一起送到醫(yī)院,通過手術拔除。
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組織破碎、血流不止,或受傷位置很重要(如臉部),建議還是帶寶寶就醫(yī)。對于大而深的傷口,更應及時帶寶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chuàng)處理,并注射破傷風針劑。
4、割傷
割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被刀割傷的時候,先用清潔物品止血,再用繃帶固定住。當傷口流血不止時,就要用直接壓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壓住傷口,依靠壓力阻止血流,使傷口處的血液凝成塊,或用干凈紗布壓迫傷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現(xiàn)割傷,而且傷口流血較多,應緊壓手指兩側動脈,在施壓5~15分鐘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傷,均要加壓止血。如果實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處以上部位扎緊,阻斷血流,并立即上醫(yī)院處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緊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不然會因為血流阻斷時間過長而導致肢體壞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消過毒的紗布或創(chuàng)可貼覆蓋,最后用繃帶包扎固定。請注意,較深、較大的傷口或面部傷口,應去醫(yī)院處理,必要時予以縫合,以免留下過大疤痕。
-
孕婦夏季洗澡注意什么現(xiàn)在天氣轉暖,因此洗澡成為大家比較糾結的一個話題,因為天氣還是有些涼,在家里洗澡還是有點冷,但是去澡堂洗澡的話,時間太長
-
寶寶不會爬行怎么辦呢寶寶在成長的每個階段,為之對寶寶的身體是否健康很重要,一般在7、8月的時候正是寶寶開始爬行階段,同時這也是鍛煉寶寶肢體協(xié)調
-
孩子出現(xiàn)六個意外如何進行急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意外的出現(xiàn),很多的新父母,對孩子的呵護更加關注,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呵護孩子的方式,而且在日常生
-
寶寶乳牙應如何預防呢現(xiàn)在的生活和家庭獨生子女聯(lián)系,使之不管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特別疼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表現(xiàn)出孩子喜歡什么大人都能幫孩子如
-
家長帶孩子乘坐電梯的注意事項現(xiàn)如今,電梯成為了人們通往高樓的一個代步工具。電梯在給予人們便捷的時候,有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憂。尤其是寶寶乘坐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