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小兒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孩子為何站不起鄰居小魏的孩子已上幼兒園,長得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可是,家長有一天早上偶然發現孩子起床姿勢很奇怪,先從仰臥轉為俯臥位,然后用手支撐大腿才慢慢地站起來。開始家長以為是孩子撒嬌淘氣,但后來越看越不對勁,越想越不放心,帶孩子去兒童醫院就診,經醫生反復檢查確診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目前認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是一種遺傳性、家族性疾病,臨床分型以假性肥大型最多見。此病一般在5~6歲前開始發病,起病緩慢,其特征為隨意肌原發性炎性逐漸進行,使病肌衰弱、萎縮,終至不能運動。多數患兒死于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其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三大特點。
1、特殊的起立姿勢
患兒從仰臥位站起時,往往先要翻身改為俯臥位,用肘和手支于床面,漸漸成跪位,然后慢慢伸直下肢,再以雙手支撐于膝部,做深鞠躬狀,并用雙手沿大腿前部、自下而上一點一點地往上撐,最后才能挺起腰站起來。
這種奇怪的起立姿勢是本病的特征。
2、步態不穩
由于下肢無力,患兒步行時上半身左右搖擺,似“鴨步”.此外,上樓梯困難為本病早期癥候之一。由于大腿伸肌力弱,無力支撐軀干,必須一手扶樓梯的欄桿,另一手按壓大腿,以助膝髖關節伸直,利于行走。
3、肌肉假性肥大與萎縮
疾病初期,某些肌群出現假性肥大,其中尤以腓腸肌(小腿后側)、岡上肌、岡下肌(肩胛骨處)、三角肌和肱三頭肌(肩與上臂伸側)等為常見,同時,往往其他部位的肌肉出現萎縮現象,最后,假性肥大肌群也顯萎縮。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主要是對癥處理,即通過適度的運動以保持肌肉功能,預防肌攣縮,增強生活能力,減慢病情的進展,延緩癱瘓的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患兒能獨立行走、活動的就應該鼓勵其上幼兒園、學校和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體操。起病初期,患兒尚能走路,但易跌跤造成外傷,故家長可以給孩子帶上護膝或加一些護膝棉墊,以免其跌跤后造成外傷。已臥床不起的可采用包括肌肉、關節的被動運動和按摩,防止并發癥。祖國醫學對本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治法之一是采用四君子湯、六味地黃丸或鹿角膠丸方加減。治法之二是針刺,常用下肢穴位脾關、伏兔、血海、箕門、陽陵泉、足三里和三陰交,以及上肢穴位大椎、肩、天宗、曲池和合谷等。也可采用穴位注射療法,以輔助治療。
-
六大消化問題 孕媽咪輕松搞定在我們的身邊有非常多的消化的問題困擾著我們的孕媽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那么如果我們的寶寶出現了一些其他方面的
-
懷孕期間外陰瘙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孕媽媽并不知道,如果我們在懷孕的期間,如果出現了外陰瘙癢的這種癥狀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改善這
-
孕婦常熬夜 對胎兒影響很大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孕婦都會有一些經常熬夜的這種現象,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孕婦的身體健康,給我
-
哺乳期可以做人流嗎 做好避孕是關鍵有些媽媽沒在生完寶寶的時候還在哺乳期,如果是沒有做好一些避孕的措施,一不小心肯定會讓自己懷孕了,那么在哺乳期間的話,到底
-
胎兒最愛哪些音樂?適合胎教的輕音樂推薦大家是不是越來越注重育兒的一些小方法,讓很多女性朋友們在懷孕之后,都開始計劃著,胎兒的一些教育的問題太久,真的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