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新媽 寶寶走路過早易患扁平足
扁平足是常見的一種腳部疾病,小兒是扁平足的高發人群,扁平足的最大特點就是足弓塌陷,這樣給我們的日常行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如走路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腳部疼痛的情況。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預防寶寶扁平足的方法。
平足癥有很多分類方法,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可屈性平足和僵硬性平足;癥狀性平足和無癥狀平足;先天性平足和獲得性平足;小兒期平足、青少年期平足及成人期平足等。
平足病早期表現為行走時疲乏無力。隨著病情發展,病人可以自己發現足弓外形塌陷,往往用足內側行走,可有跛行,足部骨關節及軟組織出現病變,弓高喪失、前足逐漸外展、后足逐漸外翻,表現出明顯平足畸形。當其跟骨外翻和前足外展明顯時,還可能出現跟骨和外踝之間的撞擊、疼痛,不能正常穿鞋等。此外,還可能會引發距下關節等足部關節的退行性變及關節炎,出現足部明顯的疼痛,發生跖骨應力性疲勞性骨折等情況。久而久之,可能會造成整個下肢或脊柱出現代償性變,導致下肢疼痛、無力、行走受限等臨床癥狀,從而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和痛苦。
3歲左右可以看出是否扁平足
扁平足顧名思義,就是腳掌比常人要平且扁。正常寶寶的腳掌的內側及中間部分隆起向上,形成了縱、橫兩個弓。沒有足弓的寶寶,今后的運動能力和勞動力也將受到影響。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往往雙腳站立和行走時易于疲勞,小腿容易酸脹,嚴重時膝關節和腰部也會有不適感。因此,足弓雖小,爸爸媽媽也應重視。
有的扁平足是先天的,這在寶寶開始走路后可以觀察出來。一般來說,嬰幼兒足部脂肪豐滿,大多為扁平足,這是正常現象,爸爸媽媽不要擔心。但是,寶寶在3歲時就已經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足弓了,如果那時腳底板還是平平的,就有可能是扁平足了。有的寶寶因為身體發育和足部韌帶的關系,也會導致足弓塌陷。建議爸爸媽媽持續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寶寶3歲后,還是常常走路姿勢不穩、運動后容易腳部發軟、疲勞,或是不喜歡走路時,建議盡早帶寶寶去醫院看看骨科醫生。
-
六大消化問題 孕媽咪輕松搞定在我們的身邊有非常多的消化的問題困擾著我們的孕媽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那么如果我們的寶寶出現了一些其他方面的
-
懷孕期間外陰瘙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孕媽媽并不知道,如果我們在懷孕的期間,如果出現了外陰瘙癢的這種癥狀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改善這
-
孕婦常熬夜 對胎兒影響很大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孕婦都會有一些經常熬夜的這種現象,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的時候,有時候也會影響到我們的孕婦的身體健康,給我
-
哺乳期可以做人流嗎 做好避孕是關鍵有些媽媽沒在生完寶寶的時候還在哺乳期,如果是沒有做好一些避孕的措施,一不小心肯定會讓自己懷孕了,那么在哺乳期間的話,到底
-
胎兒最愛哪些音樂?適合胎教的輕音樂推薦大家是不是越來越注重育兒的一些小方法,讓很多女性朋友們在懷孕之后,都開始計劃著,胎兒的一些教育的問題太久,真的是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