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白米粥的常見誤區
孩子的飲食健康是都很關注的,很多的父母也是會給寶寶喝白米粥的,對于寶寶的和粥的誤區也是有的,下面就介紹一下寶寶食用白米粥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不該添加難消化的谷物
有些媽媽為了是白米粥營養更加豐富,會在其中加入其他谷物。需要提醒的是,秋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為大米性味甘平,而其他米,如小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適合秋冬食用。還如玉米,纖維較粗,剛開始吃輔食的小寶寶不易消化,反而加重胃腸負擔。
誤區二:不該添加味道厚重的食物
還有些媽媽覺得白米粥味道寡淡,怕寶寶不愛吃,會加入白糖或是肉湯調味。中醫通常把肉類,過甜食物和煎炸熏烤食物歸類為厚味食物;并認為,五味稍薄,則能養人,令人神爽;稍厚隨其臟腑,各有所傷。應當讓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不宜在粥中加入過多過重的味道。
誤區三:米油與奶粉不應一起食用
粥熬好后,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里叫做米油,俗稱粥油。它的滋補作用不亞于人參,滋陰的功效不遜于熟地。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所以粥油是初添輔食寶寶的上上之選。有些媽媽覺得營養豐富的米湯加上奶粉喂養寶寶,會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這個做法不恰當,米湯和奶粉中的營養成分相克,例如米湯中的脂肪氧化酶可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應當分開食用。
白米粥補脾養胃,十分適合脾胃嬌弱的寶寶那么,白米粥究竟有哪些養生功效呢?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補脾、養胃,除煩止渴。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說,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在很多藥方中也有粳米這味藥。漢代醫方“桂枝湯”原本服法是服藥后吃一碗熱粥,入睡微汗出,加強藥力。退高熱的“白虎湯”方,也加入一撮白米配伍,滋養胃津而調和諸藥。
以上就是對寶寶食用白米粥的常見誤區的介紹,現在應該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視了對寶寶的飲食的注意,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
吃蔬菜好不好?但這樣吃會令孩子“受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中肉類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不少家長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多吃蔬菜,以達到均衡飲食的目的
-
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這些食物能夠幫助寶寶預防便秘便秘是指長期無排便情況或者是大便干結排便困難的情況,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情況,那么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有哪些呢?作為
-
為什么要給寶寶添加輔食 寶寶輔食添加時間表為什么要給寶寶添加輔食?當寶寶滿六個月后,媽媽就可以開始給寶寶輔食了,因為通過添加輔食可以給寶寶補充更多的營養物質,從而
-
日常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有哪些春季雖然來到我們的身邊,但總體氣溫上和風力是極具不穩定的,所以對免疫力較弱的寶寶來說是極易發生各種疾病的,如;感冒、咳嗽
-
寶寶睡前不宜吃哪些食物呢大家都知道睡眠之前,為之最好不要進行任何食物的食用,對其在對待我們成人如此,使之對寶寶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生活中有些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