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你解開寶寶“心仇大恨”
小寶寶也會“記仇”,小寶寶受到別人斥責的時候,特別是受到比較親近的人斥責的時候,會比較敏感,情緒低落,或表現出哭鬧和行為反抗。但這談不上是記仇,應該說是嬰幼兒情緒發展尚未成熟的一種正常現象。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而淡忘。寶寶一旦知道媽媽仍然是關心和愛自己的,就會忘記一時的不快。
但是,如果某個人一再對寶寶過多地使用一些負面言辭,那么寶寶就會表現為拒絕接近這個人。或者承認強迫寶寶做了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她也會躲著這個人。因此,跟寶寶說話或陪他一起游戲時,我們都要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以免對寶寶構成傷害或者不良影響。當孩子對某些人或物產生恐懼或其他不良情感反應時,不要想著讓這些人或物遠離孩子,而應該積極地試著讓孩子接收這些人和物,消除孩子的恐懼感或不良情緒。
解除寶寶“心仇”的方法
1 、多給寶寶嘗試的機會:當寶寶出現失誤的時候,媽媽盡量以心平氣和的方式來對待,多給寶寶一些嘗試的機會,這樣寶寶才會在不斷嘗試、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形成樂觀、開朗、積極的性格特點。
2、巧妙轉移注意力:在確實是寶寶做錯事情的時候。比如看到別的小伙伴有新穎漂亮的玩具,就非要玩,媽媽為了避免沖突難免會約束自己的寶寶。寶寶愿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也會生媽媽的氣。這種情形,媽媽可以盡量以別的寶寶感興趣的事物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比如一個小球、一輛小汽車、一只橡皮鴨或者給寶寶講她喜歡的故事都可以。經歷過一兩次這樣的事情后,她就慢慢會比較平靜地接受。
3、安排豐富有趣的活動:平時生活中,給寶寶安排豐富的活動,室內的、室外的、安靜的、運動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認知的、藝術的等。一旦寶寶的時間被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活動吸引時,她就不會為一兩件小事而“鬧情緒”了。
4、提高耐受挫折的能力:很多時候,爸爸和媽媽也希望寶寶能夠天天都快樂。但是寶寶難免出現一些與周圍環境或者個人責任不符的舉止。這時候,爸爸和媽媽對寶寶的行為給予必要的否定,也是一種真正的父愛和母愛的體現。如果一味依著寶寶,什么痛苦和不舒服都不能接受,這樣的寶寶就難以接受挫折,而且不容易養成體諒他人、關心他人的良好品格。因此,生活中給予寶寶適當的要求,寶寶才是得到了真正的愛。
5、 接納寶寶的氣質特點:還有一些寶寶,比較難以溝通。平日就喜歡啼哭,遇到一點小小的麻煩就會生悶氣,其氣質特點偏抑郁。這種氣質類型的寶寶尤其需要悉心的照料與呵護。人與人不同,每個寶寶生來也是不完全一樣的。做媽媽的只要坦然接受自己寶寶的氣質特點,有時間和寶寶一起多做一些令寶寶開心的游戲,遇到問題,多一分耐心,寶寶也會減少“情緒障礙”。
-
小兒為什么口吃 引起小兒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口吃是一種語言流暢性障礙,小兒如果患有口吃,會出現發音困難、說話時反復重復、緊張等癥狀,那么小兒為什么口吃呢?引起小兒口
-
盤點孩子嫉妒心強的原因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們尤為關注的還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們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夠
-
孩子為什么喜歡跟大孩子玩呢?或許我們自己也有感受,就是孩子一般不喜歡和自己一般大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玩,而是喜歡跟著比自己大的大孩子一起玩。很多家長對
-
心理教育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孩子的健康是我們關心的一個問題,其實心理健康更為重要,如今很多的孩子也出現了心理問題。心理不健康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很多
-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五大表現我們做家長的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健康,健康是多方面的,總體來說分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很多的家長可能更在乎孩子的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