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濕肺的病因及癥狀
【概述】
新生兒濕肺(born)又稱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綜合征(RDStype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出生后出現短暫性氣促,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及羊水吸入綜合征稍相似,但多見于足月兒或足月剖宮產兒,其癥狀很快消失,預后良好。1966年Avery首次敘述此癥。近年來國內亦時有報道。
【病因】
胎兒肺泡內充滿液體。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通過狹窄的產道,當頭部娩出而胸廓受擠壓時約有1/2~2/3的肺泡液被擠出體外。開始呼吸后,空氣進入肺泡,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細血管所吸收。如肺泡內及間質內液體過多,吸收延遲,或有液體運轉困難,以致出生24小時內肺泡存留較多液體而影響氣體交換,出現呼吸困難,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常多見于剖宮產兒,因其肺泡液未被擠出;亦多見于吸入過多羊水窒息兒。
【臨床表現及診斷】
患兒大都為足月嬰,多數在出生后6小時內即出現呼吸加速(>60次/分)。輕癥較多,癥狀僅持續12~24小時。重癥較少見,可拖延到2~5天,表現為哭聲低弱、青紫、輕度呻吟、鼻扇、三凹征、呼吸急速(可超過每分鐘100次)。肺部陽性體征不多,聽診可有呼吸音減低和粗濕羅音,PaO2略下降。個別病例可見嘔吐。PaCO2上升及酸中毒均不常見。患兒一般情況較好,能哭、亦能吮奶。
X線檢查可見兩側肺野透明度較低,肺紋理增多、增粗及斑點狀密度增深的陰影,有時可見葉間或胸腔積液。因代償性肺氣腫而于肺野出現廣泛而散在的小透亮區,胸廓前后徑增寬,橫膈頂扁平并降低位。第2天以后連續攝片時可見這些異常所見迅速恢復正常。
【治療說明】
一般不須治療。有青紫者可給40%氧,使PaO2維持在6。67~10。7kPa(50~80mmHg),呼吸急促較明顯而致哺乳困難者可用胃管飼養。因肺部液體已多,攝入液量應適當控制。偶遇酸堿平衡失常,應予輸液糾正。病程超過2天的病例可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出現煩躁時可靜滴地塞米松,以減輕肺水腫。
【預防說明】
產婦勿用過量的鎮靜藥物。應限制不必要的剖宮產。需要時可及時作體位引流。
新生兒濕肺(born)又稱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綜合征(RDStype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出生后出現短暫性氣促,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及羊水吸入綜合征稍相似,但多見于足月兒或足月剖宮產兒,其癥狀很快消失,預后良好。1966年Avery首次敘述此癥。近年來國內亦時有報道。
【病因】
胎兒肺泡內充滿液體。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通過狹窄的產道,當頭部娩出而胸廓受擠壓時約有1/2~2/3的肺泡液被擠出體外。開始呼吸后,空氣進入肺泡,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細血管所吸收。如肺泡內及間質內液體過多,吸收延遲,或有液體運轉困難,以致出生24小時內肺泡存留較多液體而影響氣體交換,出現呼吸困難,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常多見于剖宮產兒,因其肺泡液未被擠出;亦多見于吸入過多羊水窒息兒。
【臨床表現及診斷】
患兒大都為足月嬰,多數在出生后6小時內即出現呼吸加速(>60次/分)。輕癥較多,癥狀僅持續12~24小時。重癥較少見,可拖延到2~5天,表現為哭聲低弱、青紫、輕度呻吟、鼻扇、三凹征、呼吸急速(可超過每分鐘100次)。肺部陽性體征不多,聽診可有呼吸音減低和粗濕羅音,PaO2略下降。個別病例可見嘔吐。PaCO2上升及酸中毒均不常見。患兒一般情況較好,能哭、亦能吮奶。
X線檢查可見兩側肺野透明度較低,肺紋理增多、增粗及斑點狀密度增深的陰影,有時可見葉間或胸腔積液。因代償性肺氣腫而于肺野出現廣泛而散在的小透亮區,胸廓前后徑增寬,橫膈頂扁平并降低位。第2天以后連續攝片時可見這些異常所見迅速恢復正常。
【治療說明】
一般不須治療。有青紫者可給40%氧,使PaO2維持在6。67~10。7kPa(50~80mmHg),呼吸急促較明顯而致哺乳困難者可用胃管飼養。因肺部液體已多,攝入液量應適當控制。偶遇酸堿平衡失常,應予輸液糾正。病程超過2天的病例可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出現煩躁時可靜滴地塞米松,以減輕肺水腫。
【預防說明】
產婦勿用過量的鎮靜藥物。應限制不必要的剖宮產。需要時可及時作體位引流。
相關文章
-
預防寶寶過敏 學會5招家長無憂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小寶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敏的,而且這個時候也會影響到寶寶建立更加健康的,首先應該要找到導致寶寶出現一些過敏
-
避孕套過敏都有很大聯系在經過順利生產后,此時對于夫妻雙方都迫切的進行同房,經過長時間的禁欲此刻都安奈不住心中的火焰,然而有些產婦在其同房時卻出
-
日常有哪些食物可緩解抑郁大家知道女性在產后極易發生抑郁,特別是過多的照顧寶寶而無法更好的得到休息,繼而女性朋友得不到丈夫的關愛,使得產后女性心理
-
如何衡量寶寶的體重寶寶胖嘟嘟的是非常可愛的,并且也十分討家人和朋友的喜愛,并且再加之有些家長過分的給寶寶喂養些有營養的食物,使得寶寶身體更
-
哺乳期發燒怎么退燒呢對于處在哺乳期階段的女性來說,日常對待身體健康狀況一定要格外重視和注意,但這難免身體日常不會受到發燒感冒、頭痛等侵襲,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