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盤點:八種新生兒的常見疾病
新生兒是很脆弱的,也是免疫力很低的,而且由于先天體質影響等,可能寶寶出生后是會發生各種疾病的,下面就是常見的八種疾病,家長們要注意警惕了哦!
新生兒濕疹
新生兒濕疹一般發生在面部兩側,前額、下顎也有發生,有的孩子在耳部也可以發生。剛開始時是一些紅疹,接下去會有滲出,有黃色的分泌物、結痂。新生兒臉上長出一粒粒白色的小顆粒,顆粒周圍泛濕疹有自愈性,一般在4--6個月后可以逐漸自愈,也有部分寶寶到1歲才好轉。
內在因素是患者本身具有的過敏性體質,這在濕疹的發病中起主導作用。內在環境的不穩定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等,以及感染病灶、新陳代謝障礙等,均可誘發或加重新生兒濕疹病情。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飲食、吸入物、氣候、接觸過敏物因素等。其中蛋白質,牛奶,吸入花粉、塵螨、寒冷天氣、接觸化學物品、肥皂、洗滌劑等是新生兒濕疹最常見的誘因。盡量尋找過敏源,但往往有困難。
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堿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不要涂化妝品或任何油脂。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寬松些,以全棉織品為好。藥膏涂抹得要稀薄,對寶寶的舉動稍加注意。一般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不良影響。
新生兒驚厥
驚厥俗稱“抽風”,是新生兒常見的癥狀,早產兒更為多見。大部分是危重疾病的一種表現。一旦發現新生兒驚厥,應立即送到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新生兒驚厥發作持續時間較短,動作較小,又由于許多新生兒被包得嚴嚴實實,因此如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新生兒抽風的動作。新生兒驚厥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是面部小肌肉的抽動,表現為眼睛的斜視、眼瞼和面部小肌肉的抽動,或表現為嘴部類似吸吮的動作,也可以有一個肢體、一側肢體或雙側肢體抽動。總之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時特別是局部小的抽搐與新生兒的正常動作不易區別。
抽搐與新生兒的正常動作區別如下:
1、姿勢的改變:正常的新生兒肢體常呈屈曲狀態,但又非過分曲屈,腕、膝、肘、踝等關節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度,打開包被四肢常有不規則的舞動。如四肢各關節角度小于90度,說明肌張力增高,若四肢松軟、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說明肌張力低下。
2、面色改變:新生兒嚴重驚厥時,常伴有短時間的面色發白或青紫,有時可同時伴有口吐白沫。
3、眼神的改變:新生兒驚厥時大部分同時伴有短時間的意識喪失,表現為失神、瞪眼或斜視等。總還會伴有神志、面色、肌張力等等的改變,仔細觀察不難識別。
-
預防寶寶過敏 學會5招家長無憂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小寶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敏的,而且這個時候也會影響到寶寶建立更加健康的,首先應該要找到導致寶寶出現一些過敏
-
避孕套過敏都有很大聯系在經過順利生產后,此時對于夫妻雙方都迫切的進行同房,經過長時間的禁欲此刻都安奈不住心中的火焰,然而有些產婦在其同房時卻出
-
日常有哪些食物可緩解抑郁大家知道女性在產后極易發生抑郁,特別是過多的照顧寶寶而無法更好的得到休息,繼而女性朋友得不到丈夫的關愛,使得產后女性心理
-
如何衡量寶寶的體重寶寶胖嘟嘟的是非常可愛的,并且也十分討家人和朋友的喜愛,并且再加之有些家長過分的給寶寶喂養些有營養的食物,使得寶寶身體更
-
哺乳期發燒怎么退燒呢對于處在哺乳期階段的女性來說,日常對待身體健康狀況一定要格外重視和注意,但這難免身體日常不會受到發燒感冒、頭痛等侵襲,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