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新生兒的生理與病理黃疸?
新生兒疾病有很多,如新生兒黃疸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新生兒黃疸大多屬于生理性的,不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那么我們該如何判斷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新生兒的黃疸呢?
如何判斷寶寶得了黃疸?
專家解釋,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
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染;軀干部用手指將皮膚按壓后抬起,觀察皮膚黃染的情況,軀干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染;用同樣的方法觀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現黃染,即為重度黃染,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得了黃疸會對寶寶健康有什么影響?
在大多數情況下,出現黃疸是不用擔心的。但是,如果寶寶的膽紅素水平太高(因為沒有采取任何治療措施控制黃疸,而且膽紅素水平持續升高),可能會對寶寶的神經系統造成永久性傷害。極少數發生黃疸的新生寶寶發展成一種叫做核黃疸(也叫膽紅素腦病)的疾病,這種病會導致寶寶耳聾,發育遲緩或出現一種腦性癱瘓。
如何區分生理與病理性黃疸?
家長要判斷孩子是哪種類型黃疸,如果是生理性的黃疸,就不用特別處理,只需密切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生后第2天開始出現,5-7天是高峰期,足月寶寶2周可消退,早產寶寶可持續3周,期間吃奶好,無特別不適現象,一般是生理性。若足月小孩,黃疸超過2周,甚至3周,黃疸延遲消退,可能是病理性。
其中母乳性黃疸較常見,母乳里面有些蛋白質,孩子消化不了,引起黃疸,數值不高,寶寶一般狀況好,吃奶好,體重正常生長,無其他不適,又排除了其他引起黃疸的因素,可診斷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停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