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寶寶大便有粘液或是生病了
由于寶寶小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身體的不舒服,而媽媽們只能通過觀察寶寶來得知,其中大便幾乎是所有媽媽都會觀察的,從顏色、質地、氣味等來辨別寶寶健康與否。當寶寶大便出現粘液時,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寶寶很可能生病了。
針對寶寶大便有粘液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均勻如軟膏樣,但無臭味,便次較多,一般每天2—4次,有的多達7—8次,這叫做生理性腹瀉。父母不必擔心,這都屬于正常現象,到小孩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用牛奶喂養的孩子大便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
剛剛生下來的小孩,即使沒有吃進一點東西,一般在生后10—12小時之后會拉黑綠色胎便。在喂奶3—4天后,大便呈黃綠色,這叫做過渡期的大便,之后是逐漸呈黃色糞便。如果嬰兒生后24小時內沒有胎便排泄,或4—5天左右仍無正常大便排出,應及時請醫生檢查。
有的嬰幼兒大便次數多而量較少,又多呈綠色粘液狀。其中奶瓣較少,說明孩子食量過大,應逐漸減少奶量。也有的減少奶量后仍腹瀉,這可能就是饑餓性腹瀉,應適當增加奶量。
用牛奶喂養的小孩如果出現大便過硬、臭味大時,表明牛奶喂量過多,糖分少,應在奶中加些糖;如糖分過量,則嬰兒大便帶泡沫,便較稀呈黃色,酸味重,則應適當減少糖量,增加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