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孩子瘦小注定個子矮嗎?
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的高高壯壯、高大帥氣。可是有不少的孩子的身高并不理想,這會不會和出生時孩子瘦小造成的呢,我們家長又應該怎么做呢?今天編者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出生時瘦小就注定會個子矮的話題。
專家:小于胎齡兒是指其出生體重低于同胎齡、同性別平均體重的第10百分位,或同胎齡同性別平均體重2個標準差的新生兒。小于胎齡兒在我國的發生率約6-7%,可由胎兒、母體、胎盤等多種因素引起,約1/3的小于胎齡兒系由胎兒基因突變所致,其余2/3的小于胎齡兒由母體因素或胎盤因素等造成。
母親在孕期如果存在年齡過大或過小、身材矮小、經濟條件差;孕婦患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腎炎、嚴重晚期糖尿病、孕期營養不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均可造成胎盤功能不良,導致胎兒宮內營養障礙;孕婦吸煙、酗酒、吸毒;孕婦居住地區在海拔較高處,長期在低氧分壓環境中使胎兒氧供應不足等這些情況,那么孩子成為小于胎齡兒的風險會比較高。另外,胎兒因素(如雙胎或多胎、先天畸形及染色體異常)、胎盤因素(如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剝等)、內分泌因素都可能引起胎兒生長遲緩。
必須注意,小于胎齡兒是導致兒童和成年后身材矮小的原因之一。在出生后1-2年內,多數小于胎齡兒會出現身高追趕生長現象,從而使身高正常化。這多見于父母身高較高的小于胎齡兒。但約有10-15%的小于胎齡兒不出現充分的出生后追趕生長,這部分小于胎齡兒在兒童期身材矮小,其中多數患兒至成年后身高仍處于正常平均身高減去2個標準差以下,即屬于身材矮小。這多見于嚴重早產和重度生長遲緩的患兒。在成年人身材矮小中,約20%是小于胎齡兒導致的。所以你會感到擔憂并不是毫無道理。
至于測骨齡,臨床上會取兒童左手腕正位,攝左手指尖至腕骨X片(簡稱手腕骨骨齡片),這一部分(手指、掌、腕)骨骼發育成熟度與正常兒童的相同部位制定的骨齡標準比較所得的發育年齡,即是這個兒童的骨齡。由于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受諸多因素影響,實際年齡常常不能真實地反映個體成熟的程度,而骨齡所反映的骨骼發育水平可表達遺傳因素作用和各種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又貫穿于生長發育的全過程,能更真實地反映兒童生長發育的成熟程度,因此,它是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是反映兒童生物年齡的簡易、可信的指標,在相關領域如評價兒童生長發育的程度等方面,有重要價值。
通過編者在上面文章中的介紹,按專家的說法出生時瘦小就注定個子矮,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建議家長朋友們為了孩子將來的健康,家長需要在各個方面要做好準備。從備孕、懷孕、出生、嬰幼兒各個階段都要講究科學合理,定期檢查,這樣才能保證出生的寶寶能夠健康,孩子將來的身高也一定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