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新生兒身體的5個正常值
如何破解新生兒身體的5個正常值呢?很多寶爸寶媽反應聽著寶寶那嘹亮的哭聲,心里甜滋滋的,好像喝了蜂蜜一樣的甜。在享受甜蜜的同時,總是擔心自己家的寶寶不夠健康,作為非醫生的家長,很想知道自己家的寶寶的健康狀況,今天我們就談談新生兒身體的5個正常值這個話題,有興趣的家長一起看看吧:
一、新生兒的正常身高與體重
新生兒出生時平均身高50厘米,其中頭長占身長的1/4。新生兒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長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長1.5厘米,一歲時可達75厘米。
新生兒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000克,正常范圍為2500-4000克。在新生兒出生3-5天內,體重會一時下降3%-9%,出現這種現象是:孩子出生后要排泄糞便和小便,還會嘔吐出一些出生過程中吸入的羊水;心肺呼吸和皮膚也會散發一些水分,剛剛出生的新生兒食量很小,母親的授乳量又往往不足,因此就造成了體重下降。一般只要哺乳得當,三四天后體重開始回升,通常7-10天后即可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二、新生兒的正常呼吸
新生兒的肺容量較小,但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氧量并不低,因此只能加快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來滿足需要。正常新生兒每分鐘呼吸約35-45次。新生兒呼吸中樞不健全,常有呼吸深淺、速率快慢不等的現象。表現為呼吸淺快、不勻,這也是正常現象。
三、新生兒的正常體溫
新生兒的體溫中樞發育也是不完善的,而且皮下脂肪薄,保溫能力差,加上散熱快,體溫常常不穩定。特別是初生時,新生兒從溫度恒定的母體來到溫度較低的環境,體溫往往要下降2度左右,之后便逐漸回升,一般12-24小時內可穩定在36-37度之間。
有一種要注意的情況是:新生兒出生后第二至第四天,體溫很快上升到39-40度,往往可持續幾個小時,多則可達一兩天,醫學上稱為"脫水熱"或"一次性發熱",這可能是因為室溫過高,新生兒通過增加皮膚水分蒸發來散熱。
四、新生兒的正常皮膚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皮膚呈淺玫瑰色。在關節的屈曲部、臀部被胎脂覆蓋著,在出生后的三四天左右,新生兒的全身皮膚會變得干燥,這是由于在此之前新生兒一直生活在羊水里,當他來到新的世界后,表皮逐漸脫落,一周以后就可以自然脫凈,所以不要硬往下剝離。
由于新生兒皮膚的角質層比較薄,皮膚下的毛細血管豐富,因此,新生兒在"落層"以后,她的皮膚呈粉紅色,非常柔軟。
五、新生兒的頭圍和胸圍
頭圍:從枕后節經眉間繞頭一周的長度即為頭圍。出生時頭圍一般為32-36厘米;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
胸圍:沿乳下緣繞胸一周的長度為胸圍。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平均為32.4厘米;一歲時胸圍和頭圍接近相等;2歲后胸圍超過頭圍。
溫馨提示:破解了新生兒的這五個正常值,就可以確定咱家的寶寶是否健康,在新生兒階段的照料中,著五個正常值是很容易獲得的,所以我們的家長們在享受孩子到來帶來的喜悅時,也不要過于緊張,注意這五個正常值就可以了。今天的分享小編希望能給那些有疑惑的家長一點幫助,讓他們少一點杞人憂天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