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寶寶夜哭的五種方式
新生兒啼哭是正常的,尤其是在晚上,但是夜哭會讓父母睡不好覺,面對寶寶夜哭的情況,新手父母有沒有什么方法來應付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下對付寶寶夜哭的五種方式。
新生兒期的孩子每天睡眠時間長達18~22個小時。有的孩子白天吃得好,玩得好,可晚上就哭哭鬧鬧,俗稱“夜哭郎”。家長發現孩子愛夜哭時,要先到醫院檢查,了解孩子是否是因病夜哭。如果孩子除了夜哭外,白天吃奶、玩耍、睡眠及體重增長都正常,經醫生檢查,孩子的身體沒有異常,爸爸媽媽可從以下方面做一下調節,以改善孩子的狀況。
喂養得當
喂養不當是導致孩子哭鬧的常見原因之一。母乳喂養的媽媽乳汁太少、質量太差或太稀,人工喂養時奶粉與水的比例調配不當,沖得過稀,都會引起饑餓性啼哭。晚上喂奶太勤,干擾孩子睡覺,也會引起孩子啼哭。饑餓原因引起的哭鬧,往往喂奶后孩子就會安靜入睡,過一會兒孩子就會醒來,又大口大口地吸奶。母乳喂養的媽媽可以把乳汁擠出來看一看是不是太稀,也可送醫院檢驗一下,看看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是不是太低。奶水太少和質量差的媽媽要增加營養,多進食魚、肉、豬蹄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蛘咄砩衔雇昴溉楹笤俳o孩子喂一些牛奶,改母乳喂養為混合喂養。如果孩子吃飽后就讓他安靜地睡覺,不要隨便去打擾他,晚間盡量少喂奶、不喂奶,保證孩子休息。
培養規律睡眠的習慣
睡眠分快動眼睡眠和非快動眼睡眠。在非快動眼睡眠期孩子睡得很香很沉,而在快動眼睡眠期孩子可能會做夢,面部抽動,手腳亂動,有時還會發出聲音等,但此時孩子仍是在睡眠中。所以在晚上孩子醒來哼哼發聲時,如果你估計還沒有到喂奶時間,可能是孩子在做夢呢,千萬記住不要把孩子抱起來,也不要去摸他、搖他,不要去驚動他。如果他哼哼的聲音越來越大,你可以把手輕輕地放在他身上,或用手臂緊緊地摟住他,讓他感覺到你在他身邊,慢慢地他就會安靜下來再睡。如果晚上需要哺乳或換尿布了,也不要開燈,只需要一點暗光即可,也不要和孩子說話,盡快喂完奶和換完尿片讓孩子睡下,讓孩子適應暗的環境,開始有晝夜之分,晚上多睡。
讓孩子分清晝夜
孩子白天和晚上睡覺時間顛倒了是發生夜哭的原因之一。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就比較長,只有幾小時是處于清醒狀態。孩子一醒來就會哭,因為哭就是孩子的語言,但有的爸爸媽媽不太了解孩子的這一“語言”信息,當孩子白天一哭就抱起來,又是搖,又是拍,結果孩子又睡覺了。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睡,就可能出現夜哭現象。遇到這種情況,重要的是改變孩子白天睡覺的習慣。白天孩子睡醒后哭時,要和他說說話,用玩具去逗引他,和他一起玩耍,做做游戲,如俯臥轉頭、豎抱看遠、扶站邁步、學游泳、撫觸、對視對話等游戲,在游戲中讓孩子得到發展,同時消耗體力,這樣到晚上孩子就睡得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