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的表現及護理要點
新生兒敗血癥有哪些表現呢?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發病率死亡率都非常的高,給新生兒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也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那么新生兒敗血癥有哪些癥狀呢?怎么治療新生兒敗血癥呢?
新生兒敗血癥
新生兒敗血癥有哪些表現
產前、產時感染一般發生在出生后3天內,產后感染發生在出生后3天以上。表現無特征性,早期表現為精神欠佳、哭聲減弱、體溫異常等,進而發展為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哭、不動,未成熟兒則表現為體溫不升,出現病理性黃疸并隨病情進展而加深,嚴重者可有驚厥、昏迷、出血、休克、呼吸異常,少數者很快發展到循環衰竭、DIC、中毒性腸麻痹、酸堿平衡紊亂和核黃疸。
輔助檢查:
白細胞總數多升高(也有降低者),有中毒顆粒和核左移;紅細胞沉降率加快,C反應蛋白增加;血培養陽性有助診斷,但陰性不能排除;血培養與病灶分泌物細菌培養一致更具有臨床意義。產時感染者于生后12小時取胃液,或外耳道拭子涂片檢菌也同樣有價值。
新生兒敗血癥,家長一定要懂得如何護理患兒,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體溫變化:
新生兒不宜用藥物、酒精擦浴、冷鹽水灌腸等刺激性強的降溫方法。體溫過高時,可調節環境溫度,打開包被等物理的方法或多喂水來降低體溫。體溫不升時,及時給予保暖措施。
體重變化:
給予多種營養通路。
病情變化:
如面色是否發灰、哭聲是否低弱、是否有尖叫、嘔吐頻繁、臍帶有無膿性分泌物等癥狀。
護理要點:
給予保護性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保證營養供給,結合病情給予靜脈營養或鼻飼等。
清除局部感染灶,防止感染繼續蔓延擴散。
加強巡視,每4小時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
新生兒敗血癥有哪些表現呢?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新生兒敗血癥的表現,如果出現了以上的表現,那么家長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真的出現了敗血癥的情況,要積極的治療,科學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