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媽媽奶水少怎么辦
總是會有一些準媽媽在生下寶寶后會出現奶水少的情況,而當出現這些問題大家就要想辦法來進行解決和處理了,尤其是積極的采取好的辦法來進行發奶對孩子的飲食也是有幫助的,那么,產后媽媽奶水少怎么辦?下面就是具體的解答。
母親生下寶寶,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有乳汁分泌。這時,寶寶需要臨時用奶粉過渡。不少家長都是用事先準備好的奶瓶,直接泡奶液給寶寶喝,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因為奶瓶是負壓,寶寶吸一口,奶很容易就流了出來。而吃媽媽的奶不但乳頭很難含住,吸起來也很費力,寶寶習慣了輕松就不愿意再費勁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最好能在寶寶的第一餐,用勺子喂奶,同時也不要一口灌下去讓寶寶“不勞而獲”,可以把小勺放在寶寶的嘴邊,讓他們自己一點點地吸進去。
母親哺乳是一種本能,正常分娩情況下,媽媽的奶完全夠寶寶吃到4個月,看寶寶有沒有吃飽,只要看看寶寶在下一餐前有否排尿就能看出來。正常情況下,寶寶一天能保證6~8次小便,就說明媽媽的奶量是足夠的。頻繁地吸吮,是增加泌乳的關鍵。寶寶吸吮的量越大,奶水的分泌才會越多。如果一開始奶少最好能把孩子整天抱在懷里,一有機會就喂奶,間隔不超過兩三個小時。即使孩子哭鬧,也不要急著加奶粉,而是換另一邊繼續喂,一次喂奶可以更換乳房數次,乳汁會越吃越多。
在媽媽母乳喂養時,一定要選擇讓您和小寶寶最舒適的姿勢,請確定寶寶的腹部是正對自己的腹部,下頦要緊貼著母親的乳房,這有助于寶寶正確地“吮住”或“攀著”。也不要僅以雙手抱著寶寶,應將寶寶擱在自己的大腿上,否則,哺乳后容易發生腰酸背痛,影響休息。母親要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成錐形),先將乳頭觸及嬰兒的口唇,在嬰兒口張大、舌向外伸展的一瞬間,將嬰兒進一步貼近母親的乳房,使其能把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吸入口內,這樣才能使寶寶舒適地吸吮。
專家提示:對于上面說的也就是產后媽媽奶水少的處理辦法,我們大家更是要做好正確的了解,當然了一旦媽媽奶水少就會影響孩子的飲食問題,因此大家也要盡早的去發現這些問題,并及時的采取較好的科學辦法來進行發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