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幼兒敏感心理 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幼兒階段是寶寶心理變化最豐富的時期,也是寶貝們最敏感的時期。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處理好這個時期里寶寶的需求與變化,因為這個時期會直接影響到寶貝以后的性格。所以,杜木門一定要關注寶寶的心理敏感期,培養寶寶成為一個性格開朗的人。
父母應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 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自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當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后,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當孩子熱衷于感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不過,并非要丟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一、感知覺發展敏感期(0 至 6 歲)
孩子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3 歲前,孩子通過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圍事物;3~6 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家中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圍事物。尤其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只要不具危險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感知覺發展是心理發展的基礎,父母要為孩子創造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給孩子適宜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平衡覺、溫濕覺等方面的體驗。要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聽一聽,認識和感知自然界的花草蟲魚、山脈、河流、車船、建筑、日月星云等。同時要保證合理的作息時間,良好的營養攝入。這些都是孩子全面健康發展的基石。
視覺發展是最典型的例子。嬰兒如果從出生起就缺乏有效的視覺刺激(例如在白內障的情況下),將導致本來用于視覺的腦細胞萎縮或轉而從事其他任務。如果在三歲時還不能得到恢復,患兒可能永久性喪失視覺功能。
二、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至 4 歲)
一歲半到兩歲,兒童有一個對細小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根頭發,地上的一根小草……
一個時期內,幼兒手里總是緊緊攥著一些小東西,把物品貼身放置或攥在手里是兒童的行為方式。這可能給他一種感覺:擁有和不讓這個東西轉移的感覺。
大人常會忽略周遭環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卻常能捕捉到個中的奧秘。因此,若孩子對泥土里的小昆蟲或您衣服上的細小圖案產生興趣,正是您培養孩子細心觀察比較分析事物的好時機。一些成人粗枝大葉的性格與這一敏感時期受到阻撓有關。
三、動作敏感期(0-6 歲)
0-3 歲是大肌肉動作的敏感期,其中 1-2 歲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兒童從不自由、需要幫助的狀態中解脫出來,是兒童的第二次生命。到 2 歲的時候,兒童已經能夠自如地走、跑、跳,非常活潑好動。
走的敏感期大概 7 個月開始出現。起先拒絕坐,不斷要媽媽拉著雙手跳,一段時間后開始走,上下樓梯都要自己來,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上下坡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現,往往要重復練習三十多次。當幼兒學會上下坡時,就真正的完全的學會走路了。等會走了又開始說:媽媽抱抱!攀爬樓梯的敏感期一般在 1 歲左右出現。 (因為開心可心活動的區域旁邊就是陽臺,在裝修的時候我們墊高了,做成像榻榻米一樣的空間,小姐倆這個階段也都學會了如何攀爬上這級臺階,當然也都會靈活的下來,先掉頭腿先下以保證安全。可心在8個多月大的時候就喜歡用一只。
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心理改變,小寶貝的心思更是難懂,不過掌握了以上的心理知識,相信你在應對寶貝的心理敏感期是會比較輕松,不僅如此,你的寶貝也會有一個比較向上的性格。
-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小寶寶都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現象,那么飲食方面如果是不注意,或者經常吃一些比較干燥的時候
-
新生兒夜間經常啼哭是何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新生兒會出現夜間啼哭,這讓家長非常的擔心,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很多的孩子不愿意睡覺,平時大家
-
寶寶夜啼要怎么辦把一個孩子養大也是需要耗費很多精力的,這些其實大家也都應該是知道的,但就有一些小寶寶總是很難去照顧,經常會出現在夜間夜啼
-
如何3分鐘安撫哭鬧寶寶寶寶在幼兒時期不會說話,所以遇到問題時,經常的會出現哭鬧情況,大家需要注意這樣的現象出現,而且,家長要注意一些調理方式,
-
七大方法避免嬌慣孩子現在社會很多的寶寶都嬌生慣養。嬌生慣養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父母應該注意照看孩子的方法,避免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