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晚期發生貧血的主要原因
早產兒現在越來越多,除此之外早產兒在晚期時還會發生貧血的現象,那么早產兒晚期發生貧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除了鐵、銅、維生素E外,就是葉酸。
(1)鐵: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胎兒主要在妊娠的后3個月從母體獲得。由于早產兒提前從母體娩出,因此鐵獲得少,儲存少。因早產兒的血容量較低,盡管其體內的總鐵較少,但出生時其血紅蛋白水平與足月兒無異,因此血紅蛋白水平是正常的。若生后2~4月未及時補充鐵劑,體重迅速增加,儲存鐵很快用盡。如果未成熟兒出生時即有貧血者,則以后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足月兒儲備的鐵至生后20~24周被耗盡;出生體重<1400g的早產兒,生后8周就被耗盡。對低體重的早產兒,應于生后8周就給予鐵劑,以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預防早產兒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應在生后2—4周開始補鐵。只要飲食中有足量的維生素E,早期補鐵是有益無害的。
(2)銅:銅缺乏可以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銅與銅藍蛋白結合促進鐵的吸收和儲存鐵的釋放。妊娠最后12周,胎兒體內銅儲量增加,早產兒常缺乏,每日生理需要量80|Lg/kg。血清銅<40μg/dl,銅藍蛋白<150mg/L即為缺乏。補’充銅400~600μg/(kg.d)即可糾正貧血。
(3)維生素E:為脂溶性維生素,具有抗氧化劑作用,可以保持紅細胞膜的完整性,缺乏維生素E時紅細胞膜的脂質成分發生過氧化反應,使紅細胞膜變脆,變形能力差,易破壞發生溶血。新生兒出生時處于維生素E相對缺乏的狀態。體重越輕,缺乏程度越重,體重3500g者,體內儲存維生素E為20mg;出生約1000g者,維生素E儲存僅3mg。引起早產兒持續血漿維生素E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儲備量低、攝入量不足、吸收障礙、生長快,而需要量增加及食物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而增加維生素E的需要量等。
已證明飲食中多聚不飽和脂肪酸增加時,維生素E需要量亦增加。因此評價嬰兒奶方時要考慮脂肪酸、維生素E和鐵的三種成分的比例。如奶方中富含鐵劑和多聚不飽和脂肪酸,而維生素E不足時,可引起溶血性貧血。維生素E與多聚不飽脂肪酸之比應>0.6。維生素E每日25~50mg,經2周治療,溶血性貧血即可獲控制。
(4)葉酸:葉酸屬B族維生素,它的活性型(四氫葉酸)參與去氧核糖核酸的合成。葉酸缺乏時,可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出生時足月兒和早產兒血清葉酸水平均高于成人,由于生長代謝快,需要量大。1~3個月處于最低水平,正常早產兒葉酸吸收良好,但反復感染、腹瀉,母親有嚴重的葉酸缺乏,或攝入不足,如吃羊奶或服用某些藥物等,就有可能發生葉酸缺乏。
想要早產兒,更為健康的成長,一定不能讓早產兒貧血哦!
-
早產兒該如何護理比較好大家必須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由于早產兒抵抗力較差,平時應該要做好防止感染的措施,并且要注意身體保暖,避免早產兒疾病的
-
正確哺乳早產兒,新的媽媽牢記這5點我們都知道早產兒在出生的時候這段時間非常危險的,其實喂養才可以讓寶寶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在喂養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沒有
-
早產兒補充營養很重要 早產兒要如何喂養呢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父母應該要正確的護理早產兒,增加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強孩子智力發育,做好早產兒的護
-
早產兒喂養注意事項有哪些早產兒應該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應該要采取合適的喂養方式,并且要堅持母乳喂養,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的抗病能力,并且要按需給早
-
重視早產兒喂養的原因有哪些大家都知道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大家應該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增加營養的攝入量,能有效改善早產兒身體素質,可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