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腸胃弱 該如何科學喂養?
早產兒該如何科學的喂養呢?對于早產兒來說,身體素質比較弱,胃腸道可能沒有發育完全,相對于足月兒來說,早產兒喂養起來更加的麻煩。那么早產兒容易出現哪些胃腸問題呢?我們又該如何喂養早產兒呢?
早產兒腸胃常見問題
吸吮和吞咽反射:嬰兒是靠吸吮和吞咽來攝取奶液的,但是,早產兒吸吮和吞咽的協調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僅會妨礙經口攝入的充足喂養,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
胃容量:早產兒胃容量很小,胃竇和十二指腸動力也不成熟,兩者之間缺乏協調的活動,其收縮幅度、傳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約肌壓力均是降低的,胃的排空也較慢,因此,早產兒比足月兒更易發生胃食管反流。
胃腸動力:胃腸道的蠕動促進食物在胃腸道的消化,早產兒胃腸道動力不成熟,胃腸蠕動往往很弱。胎兒年齡小于31周的早產兒,小腸蠕動幅度低,而且收縮也無規律,幾乎沒有推進性活動,只有隨著胎齡的增加、胃腸功能的成熟,蠕動的頻率、振幅和時間逐漸增加,才能將食物向下推動。這就是為什么小早產兒更易出現腹脹、胃潴留等喂養不耐受問題。早產兒結腸動力也不成熟,當有呼吸窘迫或感染時,常可出現類似于巨結腸的動力性腸梗阻。
消化吸收功能:在腸道起著重要的吸收和消化作用的是一些消化酶,早產兒這些酶類分泌少,而且活性液較低,對于營養素蛋白、脂肪、糖的吸收和消化有一定的影響。如乳糖酶在36周時才能達到足月兒水平,因此早產兒常有乳糖不耐受問題。
腸道免疫功能:正常的胃腸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可以防治細菌的合并侵入,如胃酸、腸黏膜、腸道抗體等,早產兒胃酸低、腸黏膜滲透性高、腸道抗體能力弱,因此早產兒容易發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早產兒喂養原則
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早產寶寶的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喂養。母乳內含豐富的乳白蛋白,其中的氨基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且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這些對早產寶寶健康更加可貴。用母乳喂養的早產寶寶,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寶寶體重也會逐漸增加。母乳不足,體重低的早產寶寶需要加鐵強化的配方奶喂食,配方奶中還應特別添加鈣、磷、鈉及維生素。
-
早產兒該如何護理比較好大家必須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由于早產兒抵抗力較差,平時應該要做好防止感染的措施,并且要注意身體保暖,避免早產兒疾病的
-
正確哺乳早產兒,新的媽媽牢記這5點我們都知道早產兒在出生的時候這段時間非常危險的,其實喂養才可以讓寶寶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在喂養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沒有
-
早產兒補充營養很重要 早產兒要如何喂養呢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父母應該要正確的護理早產兒,增加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強孩子智力發育,做好早產兒的護
-
早產兒喂養注意事項有哪些早產兒應該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應該要采取合適的喂養方式,并且要堅持母乳喂養,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的抗病能力,并且要按需給早
-
重視早產兒喂養的原因有哪些大家都知道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大家應該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增加營養的攝入量,能有效改善早產兒身體素質,可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