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早產兒并非長得越快越好
大家都知道早產兒跟足月兒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管是在體質上還是身體發育方面,于是很多早產兒媽媽就會給寶寶大補,希望寶寶能夠趕上甚至是超越足月兒。可媽媽們這樣做真的科學嗎?早產兒長得太快好嗎?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下文的詳細講解。
去年8月16日,劉女士的兒子東東出生了,由于比預產期早了一個月,他的體重只有4斤3兩,身體各器官發育也不成熟,像他的呼吸就比一般足月兒快,隨時可能出現呼吸暫停的現象。出于安全考慮,東東和大多數早產兒一樣一出生就被送進了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不得不和媽媽分離。
半個多月后,東東終于可以出院回家了,劉女士看著懷中小貓一樣瘦小的兒子,當時就下決心要好好喂養他,讓他快速趕上正常同齡兒的生長發育水平。由于自己的奶水少,劉女士就讓丈夫給兒子買最貴的、蛋白質等營養素含量最高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喝;為了讓兒子多吃幾次奶,她一夜爬起來五六次給他沖奶粉喝;兒子四個多月大時,她就開始給他添加米粉、蛋黃、米粥、肉泥等輔食,以讓他獲取更多的生長發育所需的能量和營養。
在劉女士的精心喂養下,東東越來越能吃了,體重迅速增長。前段時間,劉女士帶著6個月大的東東去醫院體檢,一稱體重,竟然重達18斤。醫生說,由于劉女士的過度喂養,東東已經超出正常同齡兒標準體重的最高上限,屬于肥胖了。
早產兒生長過快 長大后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在人們的印象里,早產兒總是瘦小、柔弱的,似乎他們和肥胖扯不上關系,而事實是,門診上像東東這樣的1歲左右體重超標甚至中、重度肥胖的早產兒并不少見。”專家提醒說,早產兒并非長得越快越好,最好是在出生后兩年內慢慢趕上正常同齡兒,如果追趕太快,不僅嬰幼兒時期容易肥胖,成年后發生肥胖的風險會更高,且成年后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也會遠遠高于巨大兒。
這是為什么呢?專家解釋說,其實原因不難理解,早產兒出生后,為了讓他們的體重、身高早點兒趕上正常同齡兒,很多家長的做法和劉女士一樣——過度喂養。然而,1歲左右是人一生中脂肪細胞生長積累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對1歲左右的孩子長期過度喂養,導致其熱量攝入過多、生長發育過快,就會導致其體內脂肪細胞數量大大增加,甚至比一般人多很多,因此很容易出現肥胖問題。
“更嚴重的是,如果這些孩子成年后不注意飲食(如暴飲暴食,攝入過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或運動過少,就會造成體內脂肪細胞體積增大,肥胖問題就會更嚴重,相應地,發生高血壓、糖尿病等和肥胖關系密切的疾病的風險也會高很多。”專家說。
-
早產兒該如何護理比較好大家必須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由于早產兒抵抗力較差,平時應該要做好防止感染的措施,并且要注意身體保暖,避免早產兒疾病的
-
正確哺乳早產兒,新的媽媽牢記這5點我們都知道早產兒在出生的時候這段時間非常危險的,其實喂養才可以讓寶寶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在喂養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沒有
-
早產兒補充營養很重要 早產兒要如何喂養呢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父母應該要正確的護理早產兒,增加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強孩子智力發育,做好早產兒的護
-
早產兒喂養注意事項有哪些早產兒應該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應該要采取合適的喂養方式,并且要堅持母乳喂養,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的抗病能力,并且要按需給早
-
重視早產兒喂養的原因有哪些大家都知道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大家應該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增加營養的攝入量,能有效改善早產兒身體素質,可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