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的4大健康計劃
早產兒相對于其他的足月出生的孩子來說,身體機能都較弱一些,所以對待早產兒我們需要用心呵護和照顧,可是怎么用心照顧早產兒呢?對于新手媽媽來說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四個照顧早產兒的計劃。
醫學解釋——早產兒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出生時體重低于2.5千克,身高少于46厘米的寶寶。由于寶寶在母體內發育時間過短,容易導致組織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健康問題。不過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能抓住早產兒2歲前這段寶貴的時間,做到科學喂養、做好日常的悉心護理,早產兒照樣不會輸給他人!
計劃1 :精心喂養
● 母乳最佳
早產兒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早產兒由于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喂養。母乳內含豐富的乳白蛋白,其中的氨基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且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這些對早產兒健康更加可貴。用母乳喂養的早產兒,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機會較少,寶寶體重也會逐漸增加。母乳不足,體重低于2000克的早產兒需要加鐵強化的配方奶喂食,配方奶中還應特別添加鈣、磷、鈉及維生素。
● 吸后再食
早產兒的4大健康計劃
早產兒對于營養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寶寶,但這也和早產兒的生理特點存在著矛盾。早產兒的吸吮能力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過多、過快的喂養很容易發生嗆奶,對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寶寶,媽媽要按時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時吸一次),然后將吸出來的奶水再喂給寶寶。
● 少食多餐
早產兒的胃容量較小,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過多易導致胃儲留引起溢奶,嚴重時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調解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之間的矛盾。新媽媽喂寶寶時可以縮短間隔時間,奶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讓寶寶脆弱的消化系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一般體重 1500~2000克的早產兒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時喂一次。2000~2500克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每3小時喂一次。
● 營養補充
早產兒還需補充適度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避免因缺乏某種營養物質而發生身體病變。對于寶寶的身體情況,新媽媽每天應做詳細記錄,便于準確分析并及時調整營養結構。
計劃2 :適宜環境
● 溫度濕度
早產兒存在著某些器官的障礙或缺陷,不能很好地適應正常的生活環境。早產兒皮下脂肪少,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對環境溫度的變化敏感,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而寶寶自身又不能有效地調節體溫,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但保溫并不等于把寶寶如竹筍般層層包裹,在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4℃~28℃,室內相對濕度在55%~65%,如果室內溫度達不到,可以考慮用暖水袋給寶寶保溫。寶寶體溫應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測量體溫1次,當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相差超過1℃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保證體溫的穩定。若體重達到3000克以上,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可與正常新生寶寶一樣洗澡。但在寒冷季節,要注意洗澡時的室內溫度和水溫度。
● 預防感染
由于早產兒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要積極預防感染。除了專門照看寶寶的人外,最好不要讓其他人走入早產兒的房間,呼吸道、皮膚、消化道感染者則更應列入“禁入黑名單”,以防交叉感染。在給寶寶喂奶或接觸寶寶前,應用肥皂及熱水洗凈雙手,要換上清潔干凈的衣服或專用的消毒罩衣,新媽媽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傳染疾病時,給寶寶哺乳應戴口罩,避免將寶寶感染。奶瓶、寶寶用具應每天消毒,床具要常洗曬,居室注意通風,每天為寶寶洗澡、更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這些日常注意小事項都可以降低寶寶感染的幾率。
以上四個照顧早產兒的計劃,希望對于各位新手媽媽們都受用吧,好好照顧好孩子,讓孩子茁壯成長。
-
早產兒該如何護理比較好大家必須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由于早產兒抵抗力較差,平時應該要做好防止感染的措施,并且要注意身體保暖,避免早產兒疾病的
-
正確哺乳早產兒,新的媽媽牢記這5點我們都知道早產兒在出生的時候這段時間非常危險的,其實喂養才可以讓寶寶的身體更加健康的,在喂養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沒有
-
早產兒補充營養很重要 早產兒要如何喂養呢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父母應該要正確的護理早產兒,增加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量,有助于增強孩子智力發育,做好早產兒的護
-
早產兒喂養注意事項有哪些早產兒應該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應該要采取合適的喂養方式,并且要堅持母乳喂養,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的抗病能力,并且要按需給早
-
重視早產兒喂養的原因有哪些大家都知道早產兒的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大家應該要做好早產兒的護理工作,增加營養的攝入量,能有效改善早產兒身體素質,可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