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說話比較正常呢
當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都是非常興奮的時候,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非常的有成就感,因為自己的孩子終于可以開口叫人了,但是有些孩子說話比較晚,那么一般的情況下寶寶幾個月說話比較正常呢?
寶寶幾個月才會說話
通常到10個月以后,有的嬰兒就會發出他的第一個有意義的音節,一般是爸爸、媽媽等容易發的音,之后,語言就像他們每天的食物一樣,不斷地存儲進他們的大腦,詞匯量成倍地增長。這也顯示出他們的大腦在不斷地發育,負責語言的區域日益活躍。
1、1—3個月:能夠發出簡單的單音節,沒有任何意義,只是生理現象;
2、4—6個月:如果有人和他說話,會咿咿呀呀地回應,能夠發出笑聲;
寶寶幾個月才會說話
3、6—9個月:聽到聲音會尋找,聽到自己的名字有反應,會試著模仿大人的聲音,發出一串的呀呀學語聲;
4、1歲:出現有意義的語匯,如:爸爸、媽媽,知道揮手表示再見,能夠模仿簡單的聲音,能夠指認常見物;
5、1歲半:會話的語匯增多,可以使用簡單詞語與人交流、表達意思,明白別人給予的簡單指令,會跟著大人學說單字,如:車、喝、飯等;
6、2歲:能夠使用簡單詞匯說出不完整的句子,如:表達需求時說“喝水”、“給我”等,會重復句子的最后一兩個字,語言發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說出清楚的常用句子。
怎么教寶寶學說話
1、鼓勵發音
1歲以內的嬰兒有一段咿呀學語期,在他精神愉快時喜歡不斷發出聲音,這時就可以和他一起玩,模仿他的聲音。
2、手勢練習
可利用一些手勢或身體動作來幫助理解語意,如揮手表示再見。也可以給他一些簡單的指令,如:搖手、點頭等,讓他做出動作。大人可以先做給他看,讓他模仿,也可以直接帶著他做。
3、創造言環境
將生活環境中有關人、事、物的事情一一告訴孩子,對那些重點的詞語講得慢些、清楚些,并且提高聲音重復多次。讓孩子置身在一個充滿有意義話語的環境中,有利于理解力的增加。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大人要面對著他,也要孩子注意我們的嘴型,眼睛看著我們。
4、我說你學
模仿是學習語言不可缺少的步驟。可先從單字疊音開始,如:“爸爸”、“媽媽”等名詞。同時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說給他聽,如:“燈”“門”等,之后用看圖識物的卡片教給他名詞,幫助他學習認識物體和發音。
5、連詞成句
孩子有一個階段習慣于用兩個字代替句子,如:他想上外面玩,他會說“街街”,這時,大人可以反復講給他聽表達需求的短句,如“上街”、“吃飯”、“喝水”等。
6、讀讀說說
唱兒歌、念童謠及說故事,都可幫助孩子的語言發展。念故事書上的內容時,不一定要逐字宣讀,而是用他能聽得懂的句子,簡單直白地說故事。
7、耐心等待
多制造機會給他表達,可以拿他想要的玩具吸引他的興趣,以口型或小聲提示,要他說出東西的名稱,或是一個句子。孩子在說話時,大人要表示出聽的興趣,而且耐心地聽,不要打斷他,也不要催促他快點,更不能笑他話語中的錯誤。
對于寶寶幾個月能夠說話,我們一定要耐心的等待,并且我們在生活當中可以用到孩子說一些比較簡單的詞語,一般的情況下孩子說話的時候可能不會練成語句,因此在這個時候做家長的異性要有耐心!
-
如果讓你重新帶一次孩子,有哪些坑是你難以避免的?剛有小孩的爸爸媽媽,在新手的道路上都難免磕磕絆絆
-
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一般到了春天我們都知道天氣變化無常,很多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敏性的疾病的,學校開學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及時的
-
哪些玩具不適合小孩子玩一些比較危險的玩具盡量的不要給自己的寶寶玩耍,以免傷害到寶寶的身體健康,但是現在玩具的材質都是相當的多的,有些玩具的安全
-
和胎兒之間的神秘互動當準媽咪第一次感覺到胎兒在動的時候,那種從心底流露出的驚喜,真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其實,胎動不僅是胎兒在動而已,也是能顯
-
為何家長們總被偽早教忽悠呢很多媒體早已揭露過各種偽早教的亂象和騙術。一些人披著所謂引進自西方的早教理論的外衣,鼓吹“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