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喜怒哀樂表情可以代代相傳
你觀察過自己現在緊鎖的眉頭讓人覺得很像媽媽在思考的樣子嗎?關于人類表情是可遺傳的還是可模仿的?科學家通過很多種觀察和實驗表明,我們的面部表情可以通過基因遺傳給我們的寶寶,當然也可以從我們的表情看到我們爸爸媽媽的表情。
我們常常聽到“某人笑起來像他父親”這類的說法,人類行為學家曾解釋這種現象為兒女會有意識地模仿父母的行為。然而,以色列的科學家們卻發(fā)現,人類的一些面部表情是可以遺傳的,并非模仿父輩的結果。
面部表情可遺傳
研究人員把這些志愿者的表情特征輸入計算機,讓計算機分析這些人的親緣關系,結果識別率高達80%。1872年,物種進化論的提出者達爾文提出理論說,面部表情是與生俱來的,并可遺傳給后代。培勒的研究再次驗證了達爾文的學說。
根據盲人面部表情的測試結果分析,盲人與親屬表情特點相似的原因可能與其遺傳基因較接近有關。人類一些基因的作用與其肌肉構造、神經分布和思維過程有關,這一機制可能影響人類面部表情的某些特點。
培勒目前還沒有找到影響人類面部表情的基因,他表示需要和一些遺傳學家繼續(xù)研究這個課題。
他表示,如果能夠發(fā)現影響面部表情的基因,對于那些孤獨癥患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屆時醫(yī)生就可以對這些患者進行基因治療,從根本上解除孤獨癥患者的痛苦。
21名盲人志愿者參與實驗
我們在生活中或者文學作品中聽說這樣的故事,嬰兒在醫(yī)院被抱錯了,被非親生父母撫養(yǎng)長大,但是他們不僅長相不像養(yǎng)父母,就連面部表情也不像;當親生父母找到后,可以發(fā)現那孩子的面部表情的確像親生父母。
不過,文學作品終究是人們創(chuàng)作出來的,沒有科學說服力。
為此,以色列海法大學進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吉利·培勒決定用盲人來做測試,因為盲人看不見父母的面部表情,他們也就不可能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了。
培勒挑選了21名來自不同家族的盲人志愿者做實驗,他們都是天生失明, 從來沒有見過他們的家人。他們的30名親屬也一起參與實驗。研究人員要這些志愿者回憶從前那些令他們快樂、憤怒、悲傷或厭惡的事情。此外,也要他們做一些 測驗,并在測驗中出其不意地出現一些意外的事情,借此觀察他們專注、驚訝時的神情。在此期間,盲人們和他們的親屬的種種表情都被拍攝下來。
盲人喜怒哀樂和其家人相似
測試結果表明,這些盲人志愿者的喜怒哀樂和家人非常相似,尤其是表達消極情緒的面部表情最像。一些盲人的親屬有獨具特點的表情,比如吃驚時豎眉毛、生氣 時咬嘴唇、思考時伸舌頭等;而盲人的表情特點與其親屬很相似,與非親屬的表情特點差別較大。其中一位28歲的盲人男子更與文學作品中的悲劇人物有些像,他 天生就失明,狠心的母親在他出生2天后就拋棄了他,母子倆在孩子18歲那年相認了。這位志愿者雖然從小就和母親分離,但他在測試中也會做出與其母親一樣在生氣時閉唇咬牙、抖動右眉毛等獨具特點的表情,這證實了科學家們一開始的想法。
面部表情的課遺傳性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家族的事情,通過我們對自己面部表情的觀察和了解可以更加清楚自己親人的內心世界。
-
遺傳優(yōu)生科是什么科室在現在這個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但是有些疾病在發(fā)生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遺傳的,可是大家有
-
怎么避免癡呆兒的出現 孕期保健很重要怎么避免癡呆兒、低能兒的出現呢?說到癡呆兒、低能兒這是懷孕之后我們經常會擔心的一個問題,如果真的生出了癡呆兒,那么會讓我
-
判斷精子的好壞 什么樣的精子是好精子想要孕育高質量的小生命,我們一定要儲備高質量的精子與卵子,今天為大家說說什么樣的精子是好精子。有研究表明,春季時節(jié)的精子
-
提醒!這些父母會帶給孩子遺傳病有些疾病是會遺傳給下一代的,如果做好孕期的保健,那么也看會減少發(fā)生遺傳的幾率,那么哪幾類父母容易帶給孩子遺傳病呢?專家介
-
怎么擁有高質量的精子 遠離不良生活習慣想要孕育健康的小寶寶,除了擁有高質量的卵子之外,高質量的精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怎么擁有高質量的精子呢?這就需要男性朋友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