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爸爸也像媽媽一樣,在孩子出生以后,即能與孩子形成親密的紐帶關系。以當爸爸為榮的,通常在剛當爸爸時,會比較激動和自豪。出于對孩子的喜愛,爸爸很自然地就會產生抱孩子、舉孩子、往上拋孩子等心理沖動。爸爸也和媽媽一樣,也會撫摸孩子、抱孩子、逗孩子玩等。事實上,在抱孩子或悠孩子方面,爸爸會比媽媽做得更多。
格林伯格和莫利斯把爸爸的這種最初的反應叫做“全身心投入”。這實際上是指爸爸完全被孩子所吸引,并體會到樂趣的一種狀態。對這樣的紐帶關系,孩子的貢獻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行為,諸如睜眼、握一下爸爸的手指、躺在爸爸的懷抱里扭動一下身體等等。
孩子對爸爸和媽媽的依賴心理,差不多始于同一時期。一項研究表明,9個月以下的孩子在和父母分開時一般不會抵抗,而超過12個月的孩子,則不論爸爸、媽媽,要和他們分開時都會有抵抗。還有一項研究表明,比起陌生人,孩子一般更喜歡父母,而且在父母當中會更喜歡媽媽,特別是有什么需要時更是如此。這可能是因為比起爸爸,更多的是媽媽在照看孩子的緣故。
孩子一開始進入“認生”的階段,父母往往會擔心孩子的個性是不是太小心翼翼或是太敏感了。其實,完全用不著擔心。因為“認生”說明孩子對主養育者已建立起依賴心理。也就是說,孩子和主養育者之間已形成正常的溝通關系,而且孩子能夠辨別主養育者和其他人了。“認生”還意味著,孩子已經具備了將儲藏的信息進行記憶的認知能力。一般8個月至12個月的孩子會出現“對象專屬性”,所以這一時期,會形成依賴心理,出現“認生”或分離不安等情況。
順利度過“認生期”,對信賴感建立很重要
雖然“認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能不能順利度過“認生期”,這對孩子的情感發育以及對周圍人的依賴感建立至關重要。依賴心理的形成,絕不只是針對媽媽,所以爸爸也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分享時間,以便能和孩子建立起充分的溝通關系。在和孩子還沒有建立起親密關系之前,爸爸應該避免大聲說話,或是做出突然抱孩子之類的舉動。爸爸能不能和孩子較長時間相處是最重要的事情。
傳統觀念認為,從生理學角度講,媽媽對孩子的需要,所作出的反應更為敏銳。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對于孩子的反應,爸爸和媽媽并無差異。據說,爸爸可以像媽媽一樣和孩子說話、喂奶、喂輔食,當看到電視里出現孩子時,爸爸心律、血壓、皮膚變化等反應與媽媽也并無二致。
可是,現實是爸爸還沒有媽媽做得那么好。這是因為爸爸們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不太積極參與育兒導致的結果。是否對孩子的需要敏感,不是由性別差異造成的,關鍵要看對照看孩子這件事的重視程度。和孩子的相互交流是和孩子培養感情最為基礎的過程,所以抱孩子,喂奶,和孩子說話,陪孩子玩,給孩子洗澡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