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注意四個誤區
孩子的健康護理是都很關注的,很多的人也是都很關注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對于孩子教育的注意事項也是不能忽視的,下面介紹下早期教育注意四個誤區。
誤區之一:把嬰兒當成病人
調查發現,有80%以上的家庭認為嬰兒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對待病人一樣照顧得無微不至。嬰兒不是病人,他們從還是胎兒的時候就有了各種能力,一出生則有72種潛能,有驚人的適應能力。嬰兒對環境的要求,除了照顧以外,還需要運動、交流,甚至是“冒險”,以挖掘自己身體里的潛能。如果把他們當成病人一樣地照顧,他們的潛能就會一個個消失。
誤區之二:把教育當成備考
專家們的調查顯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與學習相提并論,認為學習的成績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們在一歲以內開始認字,三歲以內開始學外語,3~6歲的孩子85%以上參加各種培訓班。專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養,不是成績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內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緒、合作的精神、思維的方式、動手的能力、語言的表達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績來衡量的。它是要讓兒童養成良好習慣,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項專門技能。
誤區之三:目標定得太高
在家長們的心中,都給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許多家長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要是晚認了幾天字,少學了幾個單詞是天大的失誤。更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現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會有“大出息”。其實人生的起跑線不止一條,人生隨時都有不同的起跑點。
誤區之四:盼孩子是“神童”
調查發現,希望孩子“正常發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實,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兒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長非要給正常的孩子定一個超常的標準,那結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長。
上述就是對介紹下早期教育注意四個誤區的介紹,現在應該是有倆接了吧,對于孩子的健康護理是一定不能忽視的,希望本文對您有幫助,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