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公主”教育法謹記六條
專家說,小時候教育不好,長大后教育很可能會成為最大的難題,所以需要在寶寶小的時候,給他充足的愛與教育。
專家認為,1-6歲沒教育好,12-18歲的青春期教育就成了大難題。從小缺少父愛的女孩子,長大后容易早戀。
因為“戀父”情節,一些沒有父愛的女孩,進入青春期后容易“愛”上一些年長的男性。因為孩子在6歲前,心理依戀很嚴重。到了青春期,父親更要經常跟女兒溝通。女生對異性的價值判斷,往往是從認識父親開始的,家長務必以身作則,并教給女兒一些與異性交往的技巧。專家建議,若家庭有12歲以下孩子,父母最好不要異地就業或調動。
發現女孩子早戀后,父母應該盡早介入,但不要面對面地質問,而是通過寫信的方式來交流比較好。家長不妨寫封信祝賀她長大了,也可以把自己的初戀故事講給她聽。再就是告訴孩子真愛是什么,還有愛需要承擔的責任,最后,就是要充分信任孩子,讓她自己把握好分寸。
曾經有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喜歡上了班上的一個男孩子,結果學習成績就下降了。后來媽媽發現了她的秘密,卻沒有當面責罵她,而是讓她報名參加了一個暑期的夏令營。待女兒回來后,媽媽就問她,在夏令營里是不是見到了很多優秀的同齡男同學。女兒就說是啊,媽媽就告訴她,以后到了大學還會有更多的朋友結識,如果這么早就把自己的青春付出了,不是錯過了一片森林嗎。媽媽的這個勸誡是有效的,女兒果斷地決定將這份朦朧的感覺埋在心底。
1.利用電視、報刊及生活中的情景。
自然、恰當地進行教育,也可通過講述發生在朋友孩子身上的故事影響她。
2.充分的引導和關愛。
青春期男性和女性的生理變化、生殖器官構造和衛生保健,一般家長難以啟齒。家長可買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青春期科普讀物,放在桌上讓孩子自己看,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3.警惕女兒身上的變化。
孩子以下現象值得家長警惕:有曠課行為,深夜不歸;與校外不三不四的人接觸;上課神情恍惚;精神亢奮,突然狂喜狂悲;鬼鬼祟祟,嘀嘀咕咕;過分追求打扮;突然大手大腳;突然不愛講話,眼神發呆;成績明顯下降;飲食起居不正常,常常往外張望等。
4.父親要承擔起責任。
其實,女兒最初對于異性的看法來自于父親。爸爸們要教育女兒如何看待對男孩和他們的“表示”。
5.做孩子的榜樣。
為人父母要有健康的生活態度。如果大人在私生活上表現很隨便,口無遮攔,說些粗俗低級的話,會對孩子起到負面影響。
6.書面談心。
書面語言給孩子留下反復體味的人生哲理,供孩子思考、記憶,常常成為面談有力輔助,特別是遇到一些當面難以啟齒的內容。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