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解決寶寶鬧情緒的方法
當寶寶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你該如何辦呢?你知道如何解決嗎?下面專家為您推薦四步。
家長處理孩子情緒的方法共有四個步驟:接受、分享、肯定與引導、策劃。
第一步:接受
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首先要用同理心去幫助孩子描述他的感受。同理心是從孩子的角度去分享他的看法與感受。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截了當地說出你看到的在他臉上流露出的情緒。例如:
“小明,你看來有點難過。告訴我發生了什么事?”或者“我看到你有點怒氣。什么事使你生氣呀?”孩子跟所有人一樣,他們的情緒都是有原因的,雖然孩子未必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而且用成人的角度和標準去看,這些原因或許不合理,無須有情緒,但對孩子來說,那些理由是重要和必需的。當改換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情況時,家長會更易接受那些原因。
有時問孩子為什么感到傷心,孩子未必能夠好好地回答你。無論是怎樣的回答,你要表現出尊重孩子的感受,肯定地接受和認識他們的感受。如此,每一次的溝通都能促進親子之間的親近。“接受”的意思是說:“我注意到你有這個情緒,并且我接受有這個情緒的你。”
第二步:分享
(1)先處理情緒
當孩子表現出負面情緒而家長已經運用同理心使他肯與自己談下去的時候,首先應該做的是,幫助他們去捕捉內心的情緒。孩子對情緒認識不多,他們沒有足夠和適當的文字描述情緒,因此正確表達內心的感受會有困難。家長可以提供一些字眼幫助孩子將那種無形的恐慌和不舒適的感覺轉換成一些可以被下定義、有界限的情緒類別。例如:“我敢說,那使你覺得尷尬,對嗎?”或者“你感到被人拖累了,是嗎?”如果孩子回應上面“肯定”部分的說話,想說出事情的內容、始末、誰人對錯等,家長可以用話語把他帶回到正確的方向(先處理情緒)。
例如:“原來是這些使你這樣不開心。來,先告訴我你內心的感覺怎樣。”
“哦,怪不得你這樣反應啦!你心里現在覺得怎樣?”
幫助孩子描述他的情緒,并不是告訴他那是應該有的感覺,而只是單純地幫他刻畫出他當時的內心感受,并且幫助他發展一些表達情緒的語匯。這個階段也是很寶貴的EQ教育階段:在被拒絕或否定時的情緒是憤怒,在心愛的玩具被打碎時的情緒是悲傷……這樣,孩子將能更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內心感受,因而能更有效地處理情緒。孩子越能精確地以言辭表示他的感受,就越能掌握處理情緒的能力。例如,當孩子生氣時,他可能也感到失意、憤怒、混亂、被出賣、妒忌等。當他感到難過,他可能也感到受傷害、被排斥、空虛、沮喪等。認識到這些情緒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處理他所面對的事情了。孩子需要一些時間去表達他的感受。用點耐心,若他正努力地說出情緒,不要打斷他的話,只需單純地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