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應積極肯定忌抓著缺點不放
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語言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所以家長朋友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家庭教育中要注意的三個要點。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
大部分爸爸媽媽在寶寶犯錯誤時,一味大加譴責、恐嚇。其實,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這種做法的出發點是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寶寶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將犯錯誤轉變為絕好的學習機會。
也就是讓寶寶有了了解失敗的滋味的機會。有一部分的家庭中,當寶寶準備做新的嘗試時,爸爸媽媽或是說當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訴寶寶了,這樣既剝奪了寶寶嘗試新事物、獲取新經驗的機會,又扼殺了寶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放手讓寶寶去大膽嘗試,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
發現優點,應積極肯定,忌抓著缺點不放
爸爸媽媽要具備敏銳的感覺,要善于發現寶寶的閃光點,然后肯定、鼓勵小孩子們。事物的發展總有兩面性,爸爸媽媽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發現寶寶的長處、優點。記得有位老師在評價寶寶的作品時,說得非常精彩,對每一幅畫都是持表揚肯定態度,當老師拿出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的畫,老師看了看,驚嘆地說:“大家看啊,這幅畫,他用了多少種顏色啊,我們一起來數數…”我覺得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要向這位老師學習,深入挖掘寶寶的優點,充分肯定寶寶。這樣更加有利于提高寶寶的積極性。
大部分爸爸媽媽的眼睛總是盯住寶寶的缺點,并翻來覆去地講這些缺點,這樣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行為,反而不利于寶寶的成長。例如:大部分寶寶有偏食的毛病,爸爸媽媽甚為著急,希望寶寶改掉,逢人便說:“這寶寶只吃魚、肉、蛋,蔬菜不沾邊……這可怎么辦呢?”其實,當著寶寶的面數落缺點,更會加劇他的缺點,就會出現越管越糟的現象。
培養習慣,應前后一致,忌隨心所欲
爸爸媽媽在家庭教育中,一般會制訂一些“家規”,比方說: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小時、晚上8:30前睡覺、上床后聽半個小時故事等等。對于這些規則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一忙把什么都忘了。這樣不利于寶寶良好習慣的養成。在家中所作的決定或規則,所有的家庭成員必須保持一致。否則,就會影響寶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在家庭教育,爸爸媽媽的目光千萬不能停留在反面,要善于發現寶寶的長處、優點,適當給予表揚鼓勵。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