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信錯的育兒“真理”
教育寶寶各家有一套方法,于是很多老人就總結出了一些育兒真理,一直流傳到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是按照這樣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寶寶,如:抱抱爬行會變聰明、寶寶早走早站發育得快、個頭小的寶寶長不高等。那么這些育兒傳言真的是真理嗎?
傳言1:寶寶爬行會變聰明
爬行中,寶寶的左右手與左右腳相互協調配合前進,視覺則在“由坐姿轉到爬行,由爬行轉到站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調整作用。但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可靠的研究結果證明,專門的爬行訓練會對大腦發育有特別的作用。會爬的寶寶并不一定更聰明,不會爬的寶寶也未必就更笨。
提醒爸爸媽媽要順應寶寶自身的發育規律。有的爸爸媽媽為了讓寶寶多爬,一看到寶寶站起來就橫加干預,導致有些寶寶到了1歲都不太會站。與其強迫練習,我們更應該順應寶寶的發育規律,該爬時爬,該走時走,快樂、自由地發展就是最好的。
傳言2:剖宮產導致運動白癡
剖宮產的寶寶自然是缺少了產道的擠壓與一系列適應性的轉動。剖宮產的寶寶在運動發育及感覺統合能力方面更容易出現落后。但是,這個推論并不是絕對的。許多剖宮產出生的寶寶的運動能力也可以很優秀。
準媽媽必須剖宮產時不必太糾結,你首先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盡量選擇自然的方式將寶寶帶到這個世界。根據你當時實際的情況去決 定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因為對于你和寶寶來說,安全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要讓你的寶寶成為運動能手,從小培養寶寶的運動能力,須有一個循次漸進的過程。所 以可以從收拾玩具開始,慢慢培養運動氛圍和動手能力和技巧。
傳言3 :早站早走發育快
要糾正一個觀念:無論站還是走,都不是教出來的。除了少數有發育異常的寶寶外,絕大多數寶寶都不需要爸爸媽媽過分干預,既不用刻意訓練,更不能過分保護。
如果過早讓寶寶行走,使寶寶較軟的骨骼過早地承擔身體重量,會影響骨盆及肢骨正常形狀的形成,不利于寶寶脊柱正常生理彎曲的發育,也不利于正常步態的養成。
所以,要遵循寶寶自己的步調,寶寶的運動不是教出來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寶寶提供安全、寬松的環境,讓寶寶遵循自己的發展軌跡,快與慢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共同享受成長的快樂。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