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寶寶早早學會說話
隨著孩子的出生,家里充滿了歡樂和忙碌,每個人都圍繞著這個小生命轉動,他突然就好像變成了這個世界的中心。讓你無時無刻不聽從于他,呵護著他。在照料著他的飲食起居,衣食住行的同時,最期盼的就是能夠聽到,從他的小嘴里蹦出的那一句爸爸或者媽媽了吧。如何訓練孩子能夠早早地學會說話,也成了新爸新媽的一個重要任務。
從出生到一歲的前語言時期,正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敏感期,雖然一歲前的寶寶每天只會發出“啊……”、“呀……”之類的音,還不能和成人進行正常語言交流。但寶寶的咿咿呀呀也是在說話,是寶寶正在偷偷的學習呢!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在這個時期發展寶寶的語言習得能力,為以后打基礎。
一、適度的語言刺激
語言刺激要盡早開始。不要等到孩子學說話時才開始進行語言刺激,要提前進行,給孩子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在嬰兒還沒有出生前,就要有意識的和胎兒進行交流。在嬰兒出生后,媽媽要每天堅持給嬰兒說話,優美的、有韻律的語可以刺激語言中樞神經,促進語言中樞神經和大腦的發育。所以媽媽在跟新生兒說話 時,語音要輕柔,語速要放慢,還可以伴著優美的旋律。比如:媽媽可以給寶寶輕輕地唱兒歌;給孩子讀詩歌,《三字經》等等。但是,媽媽一定要把握度,語言刺激不能過于頻繁,時間不已過長,否則會早場孩子大腦和神經的疲憊,結果會適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發展。
二、全語言的日常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當爸媽喂寶寶吃飯、為他提供生活照料的時候,或是帶著寶寶外出時,都是和寶寶進行口頭言語交流的絕佳機會。爸爸媽媽們可以將此時此景有機地結合起來,跟寶寶說話,創設全語言的交流環境。如換尿布時,可以說:“寶寶屁屁臟,媽媽換尿布,‘噠,噠’兩下,貼上小粘條,尿布換好了,寶寶 真高興!“;在為寶寶喝水時,可以說:“喝水水。”;特別是帶著寶寶外出時,沿途所見所聞,均可作為與寶寶談話的內容。
三、學會怎樣說話
父母在于寶寶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語調和擬聲疊詞。寶寶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對不同的語調的感覺是不同的。父母們要用語調較高的聲音和寶寶們交流。升調用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降調用來安慰或喚起寶寶的積極情緒。父母和寶寶講話時,多用寶寶喜歡聽的擬聲和疊詞。比如:“小雞嘰嘰,小鴨嘎嘎……” 寶寶聽后會很開心,然后自然就模仿了。
四、做游戲
寶寶們天生就喜歡游戲,在游戲互動中,寶寶們能學到不少東西呢。爸爸媽媽們,在生活中要經常和寶寶一起玩游戲,制造歡樂氛圍。比如,摸鼻子游戲,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讓他看著你。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你問他:“媽媽的鼻子在哪里?”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 指自己的身體部位。寶寶們在這種有組織的游戲中,自然能快樂的習得語言。
五、訓練手勢
據科學家研究,嬰兒會用食指指物的時間越早,就越早能表達自己的需要,開口說話。寶寶們在8到10個月已經會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他們會用 手指觸摸一個物體,引起人們的注意,希望人們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媽媽可以先自己示范用手指寶寶的照片啊,墻上的掛圖啊,邊指邊說,然后拉寶寶手指。訓練多次,寶寶就能學會拉!當寶寶直到某一物品時,媽媽要說出該物品的名稱,降低語速,多說幾次,發展寶寶的語言。
不要以為孩子不會說話就沒有必要去和他說話,其實小寶寶有著自己的獨特學習方式。你每天和他的交流,他都會有所記憶,有所反應。你的一些行為和語言已經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腦海,當他的生理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所教給他的那些東西就會呈井噴狀出現,孩子就能夠早早地學會說話了。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