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學說話的技巧 盡早“對話”
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我們要教孩子學說話,教孩子學說話也是有技巧的,不能依照我們大人的說話習慣,你的一些壞習慣了呢會影響到孩子語言能力的建立。那么怎么教孩子學說話呢?下面我們為大家說說教孩子學說話要注意的細節!
盡早“對話”
不要等寶寶會說話了再和他對話,盡可能早甚至從一降生就可以和寶寶“對話”了,當然,這個對話更多是以非語言進行的,比如用心地記錄和分辨寶寶哭鬧的類型(餓、困、累、怕等各有各的哭法),并予以相應的回應和滿足。
只要我們滿懷耐心和愛的關注,寶寶就會更自如、更固定的使用不同類型的方式和聲音來傳達不同的需求,從而和媽媽形成了一個初始的會話模式。這不僅是語言發展的高起點,也是孩子心理發育的高起點。
把他當大人
無論他多小,都要把他當大人一樣與他正常對話,除語速放慢,吐字清晰有力外,其他都不用刻意。千萬不要用疊語,寶寶就是一張白紙,你對他說成人的話他會適應成人話,說兒語他也同樣會形成印象,并在開口時也會用兒語,而且越早形成的習慣越難改正。
避免使用疊詞
“寶寶,飯飯了!”“寶寶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疊詞和兒話說話是寶寶語言特定階段的表現,一些爸爸媽媽卻隨著寶寶一起說起了兒話。
寶寶用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卻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不要老是重復寶寶的錯誤發音
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存在著發音不準的現象,如把“蘋果”說成“蘋朵”等等。成人可能會覺得好玩,可愛,在不經意間重復錯誤的發音,父母不要學孩子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與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會逐漸正確。
別讓寶寶置身于語言復雜的環境當中
有些家庭中父母、爺爺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語言環境復雜,多種方言并存,這會使正處于模仿成人語言的小寶寶產生困惑,其結果是導致寶寶說話晚。因此在0.5-2歲這個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家人應著重教他正確的語言,最好都說普通話,避免語言環境過于混亂。
怎么教孩子學說話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教孩子學說話的一些技巧,比如教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能重復寶寶的錯誤的發音,會給寶寶造成錯誤的印象哦!
-
陪伴三歲寶寶一起做的幾件小事!3歲到7歲正是寶寶啟蒙、認識世界的重要階段。
-
孕婦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期間的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時間,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覺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話也會影響到寶寶的身體,更
-
嬰兒濕疹形成的原因對于小孩子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的寶寶的皮膚也是非常嬌嫩的,如果是給寶寶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個人衛生習慣,也會導致
-
孩子不聽話怎么辦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是非常淘氣的,時常會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亂不堪,或者出現大聲喊叫、謾罵等極度的不聽話,此時家長們會采取體罰
-
寶寶愛黏人怎么辦寶寶從小和家長待得時間長了,為之彼此之間的親情是非常難以割舍的,以致寶寶無論在何種時間當中都表現的特別黏人,特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