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成長的基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著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首先,為孩子創設好成長的環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
創設和諧發展的生活環境。父母之間的和睦溫馨、人與自然的和諧安寧,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人間真愛,自然的博大,純真的魅力,有助于塑造孩子美好的心靈和良好的心境,引導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創設思考探究的學習環境。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探索釋疑,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賞識孩子的探究成果,增強孩子的自信,鞭策孩子持之以恒,磨礪孩子的意志。
創設禮貌誠信的文明環境。父母遵紀守法,明禮誠信,熱情開朗,有助于孩子培養正確的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樂觀的態度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其次,為孩子樹立好成長的榜樣
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的。
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注重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跨欄桿、開“后門”。優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開朗豁達的個性、民主平等的作風去影響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樣,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從啟發中引導孩子學會寬容他人、感謝生活和珍惜幸福。
二、家庭教育要配合學校教育——齊抓共管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同時又與學校教育互相融合互相促進。因此,父母應當努力與學校教育保持協調一致。
第一,父母要主動關心學校和孩子班集體的發展狀況,及時了解老師對孩子作出的階段性教育質量綜合評價;與老師保持聯絡,經常性地互通情報、溝通思想,準確把握孩子發展特征、找出癥結、共商措施,齊抓共管。通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同步進行,為孩子的成長把脈,保證孩子的正向發展。
第二,父母要鼓勵孩子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集體活動,并為孩子提供各種便利條件,促進孩子身心全面發展,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如支持孩子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捐款捐物傳遞愛心,為班集體創建“圖書角”“自然角”做出貢獻,為孩子參加運動會、演講比賽、競選班干部出謀劃策等。
第三,父母還應當積極參加父母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不斷學習補充心理、教育、思想道德、法律、衛生與健康等知識,參與聽取教育專家的教子建議,學習成功父母的家教經驗,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現代家庭教育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父母忙于生計做生意或外出打工,也有的感情不和打鬧不休,無暇顧及孩子,連父母會都拒絕參加,認為進了學校就萬事大吉,一旦出了問題則把責任全部推到學校。這種完全依賴于學校的脫節教育,是造成孩子學業不成、道德迷失、人格缺陷,甚至導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
三、家庭教育要結合社會教育——形成合力
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延伸和發展,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和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社會是個大家庭,是所大學校,是位無形的指導老師,它一方面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形式多
樣的活動場所,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如金錢至上、暴力傾向、黃色網站等。因此,父母應充分利用社會的積極因素,使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銜接,形成社會化、開放性的教育格局。
一要引導孩子積極主動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與孩子共同談論國家大事、時事政治,交換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看法,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對違反、踐踏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進行譴責和制止,教會他們明辨是非、辨別美丑、判斷善惡。
二要引導孩子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技博物館,舉行國旗獻辭、宣誓儀式等活動,讓孩子接受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時代精神的教育;
三要引導孩子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爭當環保衛士、參與志愿者行動服務等等,使他們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
孕婦心理壓力形成原因有哪幾點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們在孕期和生產后是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的。而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弄清楚了形成原因,
-
孕婦早期的心理變化當孕婦認識到自己懷孕不僅僅是一種可能,而是事實時,孕婦會產生明顯的心理變化。首先,孕婦的注意逐漸從外部轉向為內部。在妊娠
-
30多歲是懷孕的最佳年齡嗎?許多人認為30多歲正是做母親的適中年齡段。你的職業和夫妻關系多半更穩定,這會為你成長中的家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成為父母之前
-
9種食材寶寶成長發育離不開通過父母悉心的照顧和呵護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發育,除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以外,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希望了解一些關于促進
-
找到深層原因 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哭泣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安慰孩子。孩子哭泣很可能是自己情緒的一種表達,對待孩子的哭泣,最忌諱的是讓孩子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