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選擇自己幸福的理由
幸福的標準因人而異,但幸福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都認為——他就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他的生活會隨著他行為的改變而改變,如果這種改變對他的成長有所幫助,那么他就會努力去改變,而改變的方向也由他自己去決定。他的生活不依靠其他有能力的人或超乎平常的運氣,而是完全由他自己做主和創造。
所以我常對帶孩子到醫院的媽媽們說:“愿媽媽們首先幸福!”
結果媽媽們全都會莫名其妙地問:“那孩子呢?”
如果讓她們先選擇自己的幸福,一般的媽媽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她們會認為,對孩子不聞不問,只顧自己好好地生活,這不是太自私了嗎?
但事實上,媽媽們決定優先選擇自己的幸福,這絕對不是自私的決定。
只有父母幸福了孩子才會幸福
幸福并不是像數學公式那樣,屬于背下來就可以得到的東西,也不能用“等綠燈亮了再過馬路”那樣的方式來教育。
孩子其實會無意識地模仿媽媽的生活態度,媽媽成長了、進步了,表現出幸福的姿態,孩子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幸福。
在養育大兒子慶模的時候,我曾有很多的擔心。小時候慶模就常常沉溺于自己的世界,目中無人,我行我素。因此我常擔心,他長大后不知能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
但上中學后,不知不覺地,他成了一個非常受朋友們喜歡的孩子。在我眼里,他以前明明是個問題很多的孩子,現在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朋友呢?我經觀察后發現,大概是因為他幽默滑稽、不斤斤計較,所以朋友們會對他有好感吧!
在慶模讀中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表情嚴肅地來到我和丈夫面前,說有事要和我們商量。我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事。
結果他竟說要去美國留學,他說自己已經想了很久了。
因為在我們國家,只有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才能上好的大學,在這種體制下,他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才能。所以,雖然沒有足夠的信心離開親人朋友獨自生活,但他仍然想去留學。
我非常吃驚,張著嘴半天也沒說出話來。我做夢也沒想到,孩子竟然會對自己的未來想得那么深刻。
一個15歲的孩子,竟然開口要求離開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去獨自生活,這真是太新奇了!
我還一直把他當成不懂事的孩子呢!哪知他已經長大了⋯⋯
一想到要和孩子分離,我的心就一下子憂郁起來,因此就極力反對他去留學,想留住孩子。但慶模的態度也非常堅決。
現在,慶模正在美國留學。
我曾不止一次地擔心,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慶模到底能不能獨立生活,但他卻表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看來,我當初的擔心都是多余的了。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慶模打電話回來所說的話,又讓我吃了一驚。
“媽媽,家中經濟情況怎樣啊?”
孩子突然問這個問題,讓我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問這個干什么。
結果他說想知道家中什么時候給他匯學費,同時了解家中的經濟情況,他好安排打工計劃,并且好制訂學習計劃。
我感到這很難能可貴,就給娘家媽媽打了個電話,把孩子夸獎了一番。
結果娘家媽媽說道:“你爸是這樣,你也是這樣,你的孩子當然也會這樣了!”
我問她這話是什么意思,她說:“你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出現問題時不會首先去追究是誰的責任,而是先集中精力解決問題。即使要追究責任,也是等解決了問題再來追究。看來你繼承了你爸爸的作風,而慶模也繼承了你的作風。”
掛了電話,我細細一想,想起了孩子的一句口頭禪
“先解決了再說吧!”
不論是慶模還是政模,在出現問題時,都不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會說“這哪里是我的錯啊,是媽媽的錯”,他們都會先努力把問題解決掉。
所以在發生意想不到的大事時,他們也能承受住打擊;在事情不成功時,他們不會怨天尤人、執迷不悟,而是會果斷地放棄。
如果我忍不住嘮叨兩句,二兒子政模馬上就會說:“媽媽,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呢?”
這話讓我哭笑不得,也讓我感到慚愧。沒想到這種作風從我爸爸身上遺傳給了我,又從我身上遺傳給了孩子。雖然我自己常說,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媽媽,但卻從沒有像此時一樣,把這句話體會得這么深刻。
我現在再也不為慶模擔心了。這小子活得比我預想中的更積極、更幸福,所以沒有理由再為他擔心了。
所以我常對帶孩子到醫院的媽媽們說:“愿媽媽們首先幸福!”
結果媽媽們全都會莫名其妙地問:“那孩子呢?”
如果讓她們先選擇自己的幸福,一般的媽媽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她們會認為,對孩子不聞不問,只顧自己好好地生活,這不是太自私了嗎?
但事實上,媽媽們決定優先選擇自己的幸福,這絕對不是自私的決定。
只有父母幸福了孩子才會幸福
幸福并不是像數學公式那樣,屬于背下來就可以得到的東西,也不能用“等綠燈亮了再過馬路”那樣的方式來教育。
孩子其實會無意識地模仿媽媽的生活態度,媽媽成長了、進步了,表現出幸福的姿態,孩子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幸福。
在養育大兒子慶模的時候,我曾有很多的擔心。小時候慶模就常常沉溺于自己的世界,目中無人,我行我素。因此我常擔心,他長大后不知能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
但上中學后,不知不覺地,他成了一個非常受朋友們喜歡的孩子。在我眼里,他以前明明是個問題很多的孩子,現在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朋友呢?我經觀察后發現,大概是因為他幽默滑稽、不斤斤計較,所以朋友們會對他有好感吧!
在慶模讀中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表情嚴肅地來到我和丈夫面前,說有事要和我們商量。我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事。
結果他竟說要去美國留學,他說自己已經想了很久了。
因為在我們國家,只有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才能上好的大學,在這種體制下,他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才能。所以,雖然沒有足夠的信心離開親人朋友獨自生活,但他仍然想去留學。
我非常吃驚,張著嘴半天也沒說出話來。我做夢也沒想到,孩子竟然會對自己的未來想得那么深刻。
一個15歲的孩子,竟然開口要求離開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去獨自生活,這真是太新奇了!
我還一直把他當成不懂事的孩子呢!哪知他已經長大了⋯⋯
一想到要和孩子分離,我的心就一下子憂郁起來,因此就極力反對他去留學,想留住孩子。但慶模的態度也非常堅決。
現在,慶模正在美國留學。
我曾不止一次地擔心,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慶模到底能不能獨立生活,但他卻表現出了驚人的適應能力。看來,我當初的擔心都是多余的了。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慶模打電話回來所說的話,又讓我吃了一驚。
“媽媽,家中經濟情況怎樣啊?”
孩子突然問這個問題,讓我感到很奇怪,就問他問這個干什么。
結果他說想知道家中什么時候給他匯學費,同時了解家中的經濟情況,他好安排打工計劃,并且好制訂學習計劃。
我感到這很難能可貴,就給娘家媽媽打了個電話,把孩子夸獎了一番。
結果娘家媽媽說道:“你爸是這樣,你也是這樣,你的孩子當然也會這樣了!”
我問她這話是什么意思,她說:“你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出現問題時不會首先去追究是誰的責任,而是先集中精力解決問題。即使要追究責任,也是等解決了問題再來追究。看來你繼承了你爸爸的作風,而慶模也繼承了你的作風。”
掛了電話,我細細一想,想起了孩子的一句口頭禪
“先解決了再說吧!”
不論是慶模還是政模,在出現問題時,都不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會說“這哪里是我的錯啊,是媽媽的錯”,他們都會先努力把問題解決掉。
所以在發生意想不到的大事時,他們也能承受住打擊;在事情不成功時,他們不會怨天尤人、執迷不悟,而是會果斷地放棄。
如果我忍不住嘮叨兩句,二兒子政模馬上就會說:“媽媽,現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呢?”
這話讓我哭笑不得,也讓我感到慚愧。沒想到這種作風從我爸爸身上遺傳給了我,又從我身上遺傳給了孩子。雖然我自己常說,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媽媽,但卻從沒有像此時一樣,把這句話體會得這么深刻。
我現在再也不為慶模擔心了。這小子活得比我預想中的更積極、更幸福,所以沒有理由再為他擔心了。
相關文章
-
孕婦心理壓力形成原因有哪幾點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們在孕期和生產后是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的。而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弄清楚了形成原因,
-
孕婦早期的心理變化當孕婦認識到自己懷孕不僅僅是一種可能,而是事實時,孕婦會產生明顯的心理變化。首先,孕婦的注意逐漸從外部轉向為內部。在妊娠
-
30多歲是懷孕的最佳年齡嗎?許多人認為30多歲正是做母親的適中年齡段。你的職業和夫妻關系多半更穩定,這會為你成長中的家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成為父母之前
-
9種食材寶寶成長發育離不開通過父母悉心的照顧和呵護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發育,除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以外,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希望了解一些關于促進
-
找到深層原因 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哭泣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安慰孩子。孩子哭泣很可能是自己情緒的一種表達,對待孩子的哭泣,最忌諱的是讓孩子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