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也有是非觀
可別以為只有大人才知道是是非非,小寶寶們除了吃和睡什么都不懂,其實小寶寶在嬰兒期就已經有是非觀了。
據觀察,即使寶寶在生理上困倦或饑餓時,看見熟悉的面容也會微笑、手足揮動。這說明寶寶不僅有生理需要而且也有社會性需要。但有的媽媽忽視了寶寶這種最初的反應,只是一味滿足他生理需求,對寶寶的無理取鬧也無條件地遷就忍讓,長此以往,寶寶便養成了不正確的是非觀以及許多不良習慣,而這些問題會影響寶寶一生。
因此,爸爸媽媽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統一是非標準
在寶寶飲食、排便、睡眠、衛生、禮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嚴格執行并取得全家人的共識與行動的一致。如果寶寶拒不執行“規章制度”,甚至以哭鬧進行頑強“抵抗”,此時,無論誰都不要理會他,慢慢寶寶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對。但是,寶寶還不會說話,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只會用哭表示自己的感覺。因此,父母要學會判斷寶寶哭的真正原因,以便及時對癥處理。
評判寶寶的行為
利用表情動作、簡單的語言對寶寶的行為加以肯定或否定。半歲以后的寶寶,逐漸對成人用表情和語言表示的稱贊和責備有所反應。如果寶寶表現出色,父母可以試著溫柔地撫摸寶寶,獎勵他最喜愛吃的或玩的東西,以此不斷鼓勵強化寶寶正確簡單的是非觀。當寶寶表現差時,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裝怒容。值得注意的是:評價寶寶的行為一定要客觀,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情去判別寶寶的是與非。
豐富寶寶的生活
只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才能給寶寶更多的鍛煉機會。寶寶幾個月時,可以用音樂、玩具等逗引;稍大一些,可以帶寶寶多外出活動,與成人或小伙伴交往,教寶寶正確的禮貌行為。如用動作表示“你好”、“再見”等;教小伙伴不搶玩具;到公園不攀折花木等。在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時,也為他建立良好的人生是非觀打下堅實基礎。
相關文章
-
孕婦心理壓力形成原因有哪幾點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們在孕期和生產后是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的。而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弄清楚了形成原因,
-
孕婦早期的心理變化當孕婦認識到自己懷孕不僅僅是一種可能,而是事實時,孕婦會產生明顯的心理變化。首先,孕婦的注意逐漸從外部轉向為內部。在妊娠
-
30多歲是懷孕的最佳年齡嗎?許多人認為30多歲正是做母親的適中年齡段。你的職業和夫妻關系多半更穩定,這會為你成長中的家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成為父母之前
-
9種食材寶寶成長發育離不開通過父母悉心的照顧和呵護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發育,除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以外,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希望了解一些關于促進
-
找到深層原因 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哭泣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安慰孩子。孩子哭泣很可能是自己情緒的一種表達,對待孩子的哭泣,最忌諱的是讓孩子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