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從吃手指看你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
如果說三歲以下的寶寶吃手指,那么完全不用在在意,但是如果三、四歲寶寶仍然吃手指,那么我們就需要擔心了!
雖然處于嬰兒期的孩子吃手指頭是很正常的現象,一般都采取順其自然的原則,但如果孩子是由于其它原因而擁有這個習慣的,那家長決不能袖手旁觀了,要及早認清,撫平孩子幼小的心靈。
曾經有人對2650個寶寶做過調查,發現其中46%的寶寶都有吃手指頭的習慣,男、女孩之間沒有什么顯著的差異,可見有這種習慣的孩子還不在少數。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在該階段如果父母能夠順其生理發展的需要,比如孩子在臨睡前有吃手指頭的習慣,不必太擔心,等孩子一睡著,記得把手指頭從他嘴里移出來,不要讓他吃一整晚,以免長此以往手指變形,并試著讓他抱著熊寶寶或是布娃娃睡,用這種取代的方法,慢慢地把孩子的習慣矯正過來。相反,如果父母此時強硬的制止孩子吃手,反而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長大后容易焦慮、發脾氣,對別人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人認為過早斷奶是造成孩子吸手指頭的原因,也有人認為當孩子在6、7個月大開始長牙時,吃手指頭會造成暴牙,這兩種說法都沒有科學上的根據,通常暴牙是因為下顎形狀構造有問題,而斷奶的早晚、與吃不吃手指頭并沒有太大的關系。
如何通過吸吮手指確定幼兒時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吸吮手指,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當孩子焦慮和緊張時便會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以減少其內心的憂慮。在這背后往往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原因,讓我們來做個測試,針對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危險和傾向:
1.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
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
4.家中發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
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于緊張,過于夸大。
7.孩子初入幼兒園等陌生環境。
8.與孩子同齡的小伙伴比較少。
9.在幼兒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
10.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長期與父母不見面。
如果上述10條中有超過一半的現象,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更為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盡快糾正寶寶的“吮指癖”。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吃手指頭,久而久之,則不利于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質的健全,甚至導致內向、孤僻心理的萌生與形成。
切記,要孩子戒掉吃手指頭的習慣并不比大人戒煙來得容易,也需要相當多的耐性才能如愿。與其一味無理、蠻橫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頭,還不如仔細探討其原因,好好謀求改善之道。
-
孕婦心理壓力形成原因有哪幾點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們在孕期和生產后是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的。而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弄清楚了形成原因,
-
孕婦早期的心理變化當孕婦認識到自己懷孕不僅僅是一種可能,而是事實時,孕婦會產生明顯的心理變化。首先,孕婦的注意逐漸從外部轉向為內部。在妊娠
-
30多歲是懷孕的最佳年齡嗎?許多人認為30多歲正是做母親的適中年齡段。你的職業和夫妻關系多半更穩定,這會為你成長中的家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成為父母之前
-
9種食材寶寶成長發育離不開通過父母悉心的照顧和呵護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發育,除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以外,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希望了解一些關于促進
-
找到深層原因 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哭泣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安慰孩子。孩子哭泣很可能是自己情緒的一種表達,對待孩子的哭泣,最忌諱的是讓孩子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