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盤點:心理不健康兒童的5大表現
心理不健康,這也會有表現嗎?很多家長會這樣問,是的,心理專家介紹說兒童心理不健康也是會有所表現的,下面的五點就是具體的表現。
1.多動
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癥”。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爬上爬下,搖椅子轉身,離位走動,叫喊或講話,引逗旁人,小動作不停,如咬鉛筆、咬指甲、咬衣角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體來說,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渙散,易受環境干擾而分心,在課堂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或凝神發呆。自控情緒的能力差方面具體來說,表現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沖動。情緒不穩,為了一些小事就喊叫或哭鬧,脾氣暴躁,常根據瞬間沖動行事,不考慮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2.焦慮
指突如其來的沒有明顯身體原因的恐懼狀態。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陌生環境反應敏感,而擔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并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3.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現在對某些事物或情景產生懼怕和逃離的心情,如怕打雷閃電,極度緊張,抱頭亂竄。兒童對于一些沒有危險或基本沒有危險的東西也感到害怕,而且這種害怕十分突出,兒童由于恐怖而出現回避、退縮行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游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
4.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表現出攻擊性。
5.惡劣的人際關系
兒童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系,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兒 童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孩子樂于與人交往,善于和同伴合作與共享,理解與尊敬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往往由于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障礙。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于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
孕婦心理壓力形成原因有哪幾點我們都知道,孕媽媽們在孕期和生產后是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的。而心理壓力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弄清楚了形成原因,
-
孕婦早期的心理變化當孕婦認識到自己懷孕不僅僅是一種可能,而是事實時,孕婦會產生明顯的心理變化。首先,孕婦的注意逐漸從外部轉向為內部。在妊娠
-
30多歲是懷孕的最佳年齡嗎?許多人認為30多歲正是做母親的適中年齡段。你的職業和夫妻關系多半更穩定,這會為你成長中的家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成為父母之前
-
9種食材寶寶成長發育離不開通過父母悉心的照顧和呵護我們可以幫助寶寶健康地成長發育,除了保證寶寶的身體健康以外,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希望了解一些關于促進
-
找到深層原因 更好的處理孩子的哭泣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安慰孩子。孩子哭泣很可能是自己情緒的一種表達,對待孩子的哭泣,最忌諱的是讓孩子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