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長痛用不用看醫生?
很多家長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該睡覺了,孩子卻開始哭鬧喊腿疼。回想白天沒磕沒碰,仔細檢查也沒有異常。最終還是放心不下,趕緊奔醫院檢查。記者近日在我市各醫院的兒科、骨科發現,有不少因下肢痛或不適的孩子來就診。醫生多半解釋說一切正常,只是生長痛罷了。家長們仍然揪心,到底什么是生長痛?孩子為什么會生長痛呢?
市二醫骨科醫生林帆介紹,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多見于10歲以內的兒童。因為兒童在這個時期身高增長很快,破骨細胞核成骨細胞生長發育不協調有關就能引起腿關節酸痛的不適感覺,加上幼兒活動量大,時間一長,肌肉容易出現疲勞、疼痛。這種生長疼痛很好辨別,一般在半夜發生,膝蓋、腳踝關節處,程度有輕有重,有時很輕微,但有時也會使孩子從睡夢中驚醒,持續幾個晚上就會消失,過度運動、疲勞可使癥狀加重。
雖然生長痛不是疾病,但是一旦當寶寶有此類不適狀況出現,父母還是應該盡快帶孩子去醫院診斷,千萬不要自行判斷或者忽略病情。林帆醫生解釋,比如首先要明確關節痛的原因及其部位,是肌肉、骨骼疼,還是一個關節痛還是多個關節痛?白天痛還是晚上痛?哪個部位痛得最明顯?關節在運動時有無影響?疼痛的關節有無腫脹、發熱、發紅……因為關節痛的起因較多,如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軟組織疾病等,此類關節痛與生長發育性關節痛則都有明顯的區別。
此外,骨肉瘤是骨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原發惡性骨腫瘤,俗稱骨癌,惡性度高,病死率、致殘率高,也多發于10歲左右的兒童。和其它惡性腫瘤一樣,對于惡性骨腫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但由于惡性骨腫瘤早期缺乏特異的癥狀,發病時往往不易引起患兒及家長注意,常被認為是生長痛或普通的外傷所致而誤診漏診,致使許多患兒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對于這類疼痛,兒童往往敘述不清,林帆醫生建議家長要仔細了解,最好請醫生仔細診察,并作有關的檢查如X線及血生化等,以便確診。一旦確定是生長痛之后,除非是疼到不能忍受時,醫師才會開一些止痛藥,大部分情況下生長痛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平日家長在孩子不疲勞時,應鼓勵多活動,鍛煉肌肉力量。經過適當的休息、鍛煉、按摩、藥物對癥治療,孩子生長痛會很快治愈,不會產生后遺癥或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家長完全不用擔心。
不可否認,有些孩子在這段時間會缺鈣,但是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是沒有多大幫助的。因為生長痛的原因不在骨頭。而且,兒童對鈣的吸收主要應通過食物獲得,如牛奶、骨頭湯、綠色蔬菜、蝦、貝類等,食補的效果遠遠優于藥補。
-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感覺皮膚出現瘙癢,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習慣才可以的,那么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去
-
如何緩解寶寶鼻塞癥狀呢小兒身體正處在全面生長發育階段,所以此時的身體抵抗力是非常虛弱的,時常會在日常發生各種身體疾患,尤其是常見的鼻塞、打噴嚏
-
寶寶耳朵進水了 兩種處理方法才是正確的有的時候,我們在給寶寶洗澡洗頭的時候,或者是寶寶游泳的時候,寶寶會出現耳朵進水的現象,那么對于寶寶耳朵進水,我們家長應該
-
哪些運動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平時一些孩子比較喜歡做一些運動,比如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動作,但是有一些動作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會嚴重威脅寶寶的一
-
兒童用藥應該警惕哪些誤區現在很多勢力出現一些兒童因為吃錯藥,而出現死亡的現象,特別是在同服兩種感冒藥而出現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