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寶寶添加輔食的n個誤區
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谷雜糧米粉是精制的大米制成的,大米在精制的過程中,包在外面的麩皮以及外皮中的成分都被剝離,而大米的主要營養就在外皮中,所以最后剩下的精米只有淀粉。嬰兒米粉中的所謂營養是在后期加工中添進去的,也就是所謂的強化,所以吸收當然也不如天然狀態的營養好。中國老古話說的精糧養不出壯兒,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經常有許多父母抱著寶寶看兒科門診,說寶寶晚上常哭吵,胃口又不好,不知是不是缺鈣。醫生給寶寶補充了魚肝油、鈣劑等,吃了一個多月,還是吵鬧。其實寶寶不是缺鈣,而是缺少維生素B1,維生素B1在五谷雜糧中含量最高,所以,給寶寶吃五谷雜糧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可將燕麥、小米、玉米等熬成糊糊,給寶寶食用。放在冷藏室內可保鮮3天左右。認為營養都在湯里,給寶寶光喝湯有的家長認為湯水的營養豐富,因此只給寶寶喝菜湯、肉湯、魚湯,甚至用湯來泡飯。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并沒有把最好的給寶寶吃。因為,湯里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營養都在肉里,再怎么煮,湯的營養也不如食物本身的營養多。還有的家長把青菜、水果煮一煮,給孩子喝湯,覺得這樣就可以補充維生素。其實,經長時間煮過的青菜、水果已損失了大量的維生素和營養素。認為蛋黃是補充鐵的唯一食品現在家長給寶寶添加最多的就是蛋黃,蛋黃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蛋白質、維生素A,還可以補鐵。實際上蛋黃含鐵量較高,但吸收率非常低,因為里面的磷酸跟鐵結合起來,不容易被寶寶吸收。含鐵量豐富的魚肉、豬肝、雞、鴨、豬血也都是很好的補鐵食品。認為寶寶月齡小,有些食物不敢給他吃其實你只要遵循添加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細到粗,一種到多種,給寶寶一定的適應過程,一般大人能吃的,寶寶都是可以吃的。開始寶寶好象能吃的食品不多,但是如果寶寶對每種食品的消化吸收都很好,腸胃也不出問題,很快就可以吃更多東西了。有時腸胃不太適應,或者身體有其他不舒服,比如出牙,可以添加得慢一點,多等幾天。一個寶寶從五、六個月到一周歲,如果平均每周添一種,可以添加三十種食品。糧食可以吃大米、小米、燕麥、黑米、小麥、面條;豆類可以吃豆腐等各種豆制品;種子類可以吃芝麻醬、核桃粉;蔬菜類可以吃西蘭花、菜花、胡蘿卜、黃瓜、土豆;水果類可以吃香蕉、蘋果、梨、李子、桃子、蘆柑、大棗、葡萄;真菌類可以吃蘑菇、香菇,還可以吃雞肉、肝粉、魚粉、蝦仁、蛋類和海產。這樣才能做到營養均衡,不會養成寶寶偏食,挑食的壞習慣。當然,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不同,有的寶寶會對某些食物過敏,父母也要仔細觀察。
-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感覺皮膚出現瘙癢,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習慣才可以的,那么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去
-
如何緩解寶寶鼻塞癥狀呢小兒身體正處在全面生長發育階段,所以此時的身體抵抗力是非常虛弱的,時常會在日常發生各種身體疾患,尤其是常見的鼻塞、打噴嚏
-
寶寶耳朵進水了 兩種處理方法才是正確的有的時候,我們在給寶寶洗澡洗頭的時候,或者是寶寶游泳的時候,寶寶會出現耳朵進水的現象,那么對于寶寶耳朵進水,我們家長應該
-
哪些運動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平時一些孩子比較喜歡做一些運動,比如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動作,但是有一些動作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會嚴重威脅寶寶的一
-
兒童用藥應該警惕哪些誤區現在很多勢力出現一些兒童因為吃錯藥,而出現死亡的現象,特別是在同服兩種感冒藥而出現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