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護理生病孩子的原則
Q10:怎樣和醫生溝通,有利于孩子疾病的診斷?
A:醫生要了解孩子的病史。所以家長要清楚孩子平常是什么樣的,出現異常是什么時間,什么表現。比如發燒多長時間,燒了多少度?發燒的同時有沒有咳嗽、嘔吐或腹瀉?有時醫生還要詢問喂養史,孩子平時吃什么,最近一兩天吃得如何?最好是讓平常照顧孩子的人與醫生溝通。如果平時是由老人或保姆照顧孩子,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帶著去,醫生可能什么都問不出來。
也有些家長知道了也不說,想看看醫生的水平怎么樣。其實,醫生是在家長的介紹下,根據孩子的體征或當時的化驗結果來診斷的。比如,你說孩子發燒、咳嗽兩天,開始咳嗽沒這么重,現在越來越重了,大夫就會順著你說的過程來考慮這個病,然后再根據聽診、化驗結果等來診斷。家長說得越清楚,醫生診斷就越準確。
Q11:輸液可以讓孩子好得更快嗎?
A: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輸液。比如病毒性感染,一般都要有7天左右的病程,輸液并不能緩解癥狀或縮短病程。其實輸液的物質也就是水、糖、鹽、抗生素等,或者加一點維生素,與口服藥的成分基本上一樣。如果孩子的消化道正常,吃藥能起作用,就不必通過血液去供應藥物。只有當孩子的全身狀況特別差,或整個消化道功能都出現了問題時,才需要通過靜脈輸液。
用藥的基本原則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做靜脈輸液。盲目輸液既增加孩子的痛苦和家長的負擔,也增加了危險性。比如出現輸液反應,輸液的藥物、用具有被污染的可能等等。
Q12:在家護理生病的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A:學會家庭護理非常重要。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兒童呼吸道疾病和腹瀉病的控制中,制定了家庭治療三原則。
1.繼續給孩子吃東西。很多家長看見孩子又拉又吐,以為不能吃東西。其實腹瀉時還要讓孩子吃,只是要吃軟的、好消化的食物。
2.注意補充水分。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增加母乳次數,吃配方奶的孩子可以把奶粉沖調得稀一點。腹瀉的孩子要喝一點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具體方法是:2歲以下,每次大便后喂50-100毫升;2歲以上每次補200毫升。如果已經出現脫水癥狀,可以每隔兩三分鐘喂一小勺(約10毫升),這和靜脈補液的速度差不多,有利于腸道吸收,大約2-3小時就能糾正脫水,然后再按照前面的方法進行預防。要是沒有口服補液鹽,可自制一些糖鹽水或煮一點米湯加點鹽。具體做法:約20克糖,1.75克鹽(半啤酒瓶蓋),兌500毫升水;25克米,1.75克鹽,加500毫升的水煮湯。
3.觀察孩子病情的變化。比如肺炎,你要觀察抗生素應用的效果怎么樣,發燒、咳嗽癥狀有沒有減輕。如果癥狀減輕,說明藥物使用得當,可繼續用到5天。要是沒有好轉,甚至病情加重,如咳嗽更厲害了,呼吸由不急促轉為急促了等等,就要及時復診。
-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感覺皮膚出現瘙癢,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習慣才可以的,那么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的去
-
如何緩解寶寶鼻塞癥狀呢小兒身體正處在全面生長發育階段,所以此時的身體抵抗力是非常虛弱的,時常會在日常發生各種身體疾患,尤其是常見的鼻塞、打噴嚏
-
寶寶耳朵進水了 兩種處理方法才是正確的有的時候,我們在給寶寶洗澡洗頭的時候,或者是寶寶游泳的時候,寶寶會出現耳朵進水的現象,那么對于寶寶耳朵進水,我們家長應該
-
哪些運動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平時一些孩子比較喜歡做一些運動,比如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動作,但是有一些動作對身體是非常不好的,會嚴重威脅寶寶的一
-
兒童用藥應該警惕哪些誤區現在很多勢力出現一些兒童因為吃錯藥,而出現死亡的現象,特別是在同服兩種感冒藥而出現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在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