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現敗血癥該怎么辦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新生兒期致病菌經各種途徑侵入新生兒血循環,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
新生兒時期該病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均較高。隨著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研究的深入,敗血癥的定義也在不斷的擴大,包括內源性感染因子(如腸道菌叢)啟動以后所引起的全身炎癥與感染。新生兒敗血癥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細菌存在并持續繁殖,通過血培養可獲得陽性細菌結果的一種病理過程,在具有細菌-免疫學診斷方面的證據,而并未獲得陽性血培養結果時也可做出診斷,仍是目前新生兒期很重要的疾病,其發生率約占活產嬰兒的1‰~10‰,早產嬰兒中發病率更高。
新生兒敗血癥病因:
1、病原菌不同地區病原菌有所不同,歐美國家40年代以A組溶血性鏈球菌占優勢,50年代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60年代以大腸桿菌占優勢,70年代以后B組溶血性鏈球菌(GBS)成為最多見的細菌,大腸桿菌次之,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沙門菌也頗重要。近年來表皮葡萄球菌成為美國醫院內獲得性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我國仍以大腸桿菌(多具有K1抗原)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常見,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和L細菌(以Lister研究所定名)感染常有報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不斷增加,GBS雖有報道但不多。
2、感染途徑 新生兒敗血癥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后。宮內主要是通過胎盤傳播感染;分娩過程中由產道細菌感染引起;生后感染最常見,細菌可侵入皮膚、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臍部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兒產時有呼吸抑制而經過復蘇干預、羊膜破水時間過長(>24h),母親有產時感染或發熱。
3、自身因素 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M、IgA缺乏,對病變局限能力差,細菌進入體內易使感染擴散而致敗血癥。男嬰和低出身體重兒等相對容易獲得感染,隨出生體重的下降而發病率與病死率增高。
新生兒敗血癥癥狀:
一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在早期以非特異性癥狀為主,包括精神不好、反應不佳、哭聲減弱無調以及奶欲減退等。在疾病進展時的主要表現為:
1、體溫改變 多數足月兒表現為發熱;而早產兒與未成熟兒則主要表現為體溫不升,少數新生兒可出現體溫不穩定。
2、黃疸 表現黃疸過重、消退延遲或在消退后再出現,以及黃疸原因無法解釋。
3、肝脾腫大 由于炎癥反應與臟器的受累而先后出現。
4、激惹與四肢肌張力改變 部分新生兒可出現興奮-激惹癥狀,也有部分早產兒可表現四肢肌張力減退。
二、臨床表現
1、呼吸窘迫 為最常見,在敗血癥嬰兒中占90%,嚴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輕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對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暫停、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氣。
2、心率增快和周圍循環灌注差,青紫。
3、低血壓。
4、酸中毒(代謝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體溫不穩定:10%~30%的新生兒可有發熱和體溫不升。
6、胃腸道癥狀:包括嘔吐、腹瀉、腹脹、納差。 拒吃奶水。
7、活動減弱或嗜睡、煩躁不安、呻吟,哭聲低弱。
8、抽痙。
9、 瘀斑或瘀點。
10、其他如黃疸、肝脾腫大等。
11、面色青灰。有黃疸者可加重。
12、可發現有感染灶:新生兒臍帶炎、新生兒肺炎等。
13、除上列癥狀外,下列表現提示有敗血癥可能。
(1)黃疸加重或減退后又復現。有時黃疸可能是本癥的主要表現。
(2)肝脾輕度或中度腫大,無其他原因可解釋。
(3)瘀點或瘀斑不能以新生兒紫癜或外傷解釋。
嚴重敗血癥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痹,表現為腹脹,腸鳴音減低。或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嘔血、便血,或肺出血。
-
女子產假公司解散 產假福利有哪些現在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好多女性朋友們在上班期間懷孕,然后生寶寶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休假的,這個時候也是有工資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女性在懷孕的時候真的是變得非常的謹慎,當然很多人對于手機幾乎也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所以很多人都是經常玩手機之類的,可是在懷
-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家長該如何護理?對于我們的身體而言,如果我們的手足口病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出現了皰疹性的咽峽炎,這種疾病的話,我們家長應該
-
尿布疹怎么辦 教你正確應對與護理在我們的身邊剛出生的寶寶都會有一些尿布疹,這樣的現象導致了我們寶寶的皮膚也是比較通紅的癥狀,還有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多的
-
女人準備懷孕前注意事項有哪些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想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寶寶的,那么你知道我們的女要想懷孕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夠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