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兒高熱
發熱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發熱時間超過兩周為長期發熱。
病因
小兒高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某些變態反應,例如疫苗接種、輸液和輸血的變態反應、異體血清以及過敏反應等都可以引起急性高熱。
2、中暑、某些顱內損傷、癲癇和驚厥的發作、新生兒脫水等也可引起急性高熱。
3、急性傳染病早期或各系統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急性高熱。
4、某些惡性腫瘤,例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結締組織病等可能引起小兒長期高熱。
5、敗血癥、沙門氏菌屬感染、結核、風濕熱、幼年類風濕癥等也可引起小兒長期高熱。
小兒高熱癥狀:
一、發熱程度分級:
1、低熱:37.5℃-38℃
2、中等熱:38.1℃-39℃
3、高熱:39.1℃-40℃
4、超高熱:40℃以上
二、經過細致的體格檢查,根據一些體征能幫助找到小兒高熱的誘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若患兒皮膚出現皮疹,可能為常見的出疹性傳染病,例如幼兒急疹、麻疹、風疹等。
2、若發現皰疹,可能為水痘。
3、若發現皮膚有瘀斑,應考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亦應考慮血液系統疾病。
4、若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應考慮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征,亦應該注意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瘤。
5、若發現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可能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發現口腔粘膜有斑點,可能為麻疹。
7、若肺部聽診聞及痰鳴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的體征,肺部聽診有哮鳴音,應考慮喘息性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
8、腹部有明顯的壓痛或其它體征,應注意急腹癥,如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
小兒高熱治療護理:
1.急救措施
(1)可用冷濕毛巾敷額,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塊外裹干毛巾敷頭、頸,還可加敷腋窩和腹股溝則效果更好。
(2)將75%酒精兌水一倍稀釋,用小毛巾蘸濕擦抹頭、頸、腋窩、胸背和四肢。若小兒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膚起"雞皮",應改用稍低于皮膚溫度的溫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紅轉暖。
(3)在作物理降溫的同時還要服退熱藥,有高熱抽筋病史的同時加服鎮靜藥。當家離醫院遠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熱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醫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緊急處理。
2.降溫方法
(1)傳統物理降溫法
將患兒置放于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頭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軀干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發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于取糞便標本送檢;
(2)藥物降溫法
對未成熟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解熱劑降溫;0~23個月齡的孩子可服用幼兒百服嚀(退熱口服)滴劑,2~12歲孩子可服用兒童百服嚀(退熱)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時服一次。這種退熱藥的優點是口服后吸收較快,30分鐘生效,沒有傳統解熱鎮痛藥對胃腸道的刺激,減少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3)針灸降溫法
3.對癥治療
(1)高熱時,水分丟失增多,食欲減退,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對于出現煩躁不安、反復驚厥或一般降溫措施效果不明顯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4.針對病因治療方法
對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熱,應根據病情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對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時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熱,也需根據不同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女子產假公司解散 產假福利有哪些現在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好多女性朋友們在上班期間懷孕,然后生寶寶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休假的,這個時候也是有工資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女性在懷孕的時候真的是變得非常的謹慎,當然很多人對于手機幾乎也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所以很多人都是經常玩手機之類的,可是在懷
-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家長該如何護理?對于我們的身體而言,如果我們的手足口病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出現了皰疹性的咽峽炎,這種疾病的話,我們家長應該
-
尿布疹怎么辦 教你正確應對與護理在我們的身邊剛出生的寶寶都會有一些尿布疹,這樣的現象導致了我們寶寶的皮膚也是比較通紅的癥狀,還有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多的
-
女人準備懷孕前注意事項有哪些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想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寶寶的,那么你知道我們的女要想懷孕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夠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