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先爬再走”不可投機
萬事萬物都有客觀規律存在,而對寶寶來說“先爬再走”就是規律,不可投機取巧跳過,不爬就走的孩子貌似搶了先手,實際上欲速則不達,可能像小鴨子般走路很不穩當。
父母們先是惦記孩子什么時候能坐,接著是爬,然后是走。然而不少寶寶偏不喜歡爬,肚皮老挨著地,脊背就是挺不起來,后來干脆搖搖晃晃直接學起了走路。對此,不少家長引以為傲,覺得這是孩子聰穎的表現。“都會走了,爬這個過渡階段還重要嗎?”
“爬行很重要,對于剛學會走路又不會爬的孩子,我甚至會幫助他們補上這一課。”王楚懷介紹,人類的脊椎發育是循序漸進且需要一步步鍛煉而成的,當孩子可 以自己坐穩的時候,就意味著脊椎已經發育到可以支撐其獨立安坐的階段;而學會爬行,則能幫助孩子鍛煉脊椎彎曲度和腰部肌肉以及身體活動能力;在能完成自由 爬行,隨意坐躺之后,才是學習走、跑、跳等。他認為,現實觀察結果表明:爬得越好,走得也就越好。
然而,現在很多家長一心想著讓孩子快快走,很早就用上了學步車。“我們不建議嬰幼兒太早使用學步車,因為此時其脊椎發育還不充分、腰力也不太夠,如果長時間處于站立走動狀態,腿部會過早地長期承受全身重力,對孩子發育反而有影響。”
他指出,不經爬行、早早在學步車里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蹬著腿走路,形成的走姿不太自然,且像小鴨子般左右搖晃,容易跌倒。反而是熟練掌握爬行技巧的嬰兒,由于在此“過渡期”內他們的頭、頸、手、臂、腿、腳和肘、腕、膝、踝關節,及全身肌肉特別是腹肌與胸肌,都參加了活動鍛煉,所以再由四肢受力發展為兩肢受力時,能平穩順利地完成從爬到走的過渡。
小時走路“內八、外八”,長大易腰酸腿痛
四歲男孩城城屬于走路頑皮、老摔跟斗型。但父母觀察后發現,他既不缺鈣,也不是故意為之,也沒有被小石頭絆倒,純屬雙腳“內八”,越走越靠里,最后左腳絆倒右腳。無論父母怎么訓誡,他都難以改變現狀。最后經專業訓練矯正以及在鞋底上下工夫,嚴重“內八”才得以緩解。
“孩子剛開始走路時多少有點‘小鴨子’現象,但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走路時是否手腳協調,如果步態異常,則要考慮排查是否患有腦部疾病;如排除腦部患病,則可能是腳部結構異常或走路方法不對,身體力學線條改變所致,建議從醫學康復訓練的角度予以及時糾正。”
如何簡單有效地發現孩子步態異常?王楚懷告訴家長們一個簡易識別小竅門:除直接觀察走姿外,還可以看鞋底。“正常的步態通常產生壓力較為均勻,一般來 說,足跟、外側、腳的大拇指的部位受力大,磨損較多,而中間及內側受力小,磨損較少。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鞋子內側磨損也很嚴重,或者鞋跟兩邊磨損相差非常 大,一邊還很厚,一邊早磨沒了,那就說明孩子走路姿勢很成問題!”
專家提醒,千萬別忽視了嬰幼兒的走路姿勢,因為長此以往或影響其日后生長發育,甚至會為其中老年腰酸背痛埋下伏筆。“幼兒走路無論是‘內八’還是‘外八’,如果不糾正都可能導致不斷跌倒等繼發問題,走習慣了還可能影響到腳、膝、髖、肩等部位,以致成年后一走遠路就腳痛、頭痛或腰酸腿痛。”
此外,走路高一腳低一腳或左右搖晃等,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骨盆傾斜、脊柱側彎等問題,不但成年后“有礙觀瞻”,還會導致日后行動吃力或走久了就身體疼痛。
溫馨提醒: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可幫助改變受力線的鞋墊或鞋子,但建議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購買使用。
-
女子產假公司解散 產假福利有哪些現在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好多女性朋友們在上班期間懷孕,然后生寶寶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休假的,這個時候也是有工資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女性在懷孕的時候真的是變得非常的謹慎,當然很多人對于手機幾乎也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所以很多人都是經常玩手機之類的,可是在懷
-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家長該如何護理?對于我們的身體而言,如果我們的手足口病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出現了皰疹性的咽峽炎,這種疾病的話,我們家長應該
-
尿布疹怎么辦 教你正確應對與護理在我們的身邊剛出生的寶寶都會有一些尿布疹,這樣的現象導致了我們寶寶的皮膚也是比較通紅的癥狀,還有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多的
-
女人準備懷孕前注意事項有哪些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想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寶寶的,那么你知道我們的女要想懷孕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夠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