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嘴做小動作 背后包藏“禍”心
在生活中,媽媽是否會發現這一段時間寶寶總是會用嘴做一些小動作呢?比如吐舌和咬唇,通常大人們總是會覺的孩子的這些小動作具有童真,非常可愛。可是我們卻想提醒各位父母們,很可能孩子的這些可愛的小動作背后卻隱藏著嚴重的健康危機。
NO.1吮指(咬指) 危險:閉不攏嘴
專家說,吮指是兒童最常見的不良口腔習慣,孩子常把手伸到嘴里,咬自己的食指或拇指。
3歲以內的孩子吮指頭是正常的生理活動,這是他最初學會的神經反射。但是,如果4~6歲后的孩子仍保留這種習慣,就應及早干預。因為,吮指習慣可造成前牙間咬合不上、開唇露齒、閉不攏嘴和牙弓狹窄等口腔問題,情況嚴重時甚至影響頜骨的正常發育,導致呼吸系統障礙。
NO.2吐舌危險:哨牙
兒童好奇心強,喜歡用舌尖舔松動的乳牙、乳牙殘根或初萌的恒牙,常形成吐舌習慣。但是,兒童正處于乳牙恒牙的替換期,口腔環境相對復雜,如果常把舌伸至上下前牙之間,使前牙咬合不上,上下頜牙齒唇向傾斜,長大后可表現為“哨牙”,嚴重者會影響上下頜骨的正常發育。
NO.3咬唇危險:牙齒錯亂
蘭澤棟介紹道,咬唇習慣多見于女童,一開始是在生氣或受批評犯錯誤時出現咬唇動作,日久便形成咬唇習慣。咬唇習慣可單獨存在,也可伴有吮指習慣。這個壞習慣會影響牙齒在正常位置上的排列,可造成牙齒錯亂不齊。
NO.4偏側咀嚼危險:影響牙齒排列
偏側咀嚼即孩子只有一側牙齒咀嚼食物,這或多或少會影響牙齒的正常排列,妨礙頜骨的正常發育,甚至造成面部發育的不協調。同樣道理,孩子咬物,如愛咬骨頭、木棍等硬物,也會造成這種不良影響。
一發現就糾正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這些壞毛病,該如何糾正呢?蘭澤棟建議,家長首先要及早發現問題,在孩子剛出現這些壞習慣時及時干預,引導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
如果壞習慣已經形成了,家長則要耐心地引導,鼓勵和調動兒童自行改正。畢竟養成好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的堅持,破除壞習慣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孩子無法改掉口腔壞習慣,家長還可以求助專業的口腔正畸醫生,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阻斷性治療,以及制作矯治器幫助兒童矯正壞習慣。
好文推薦:
-
女子產假公司解散 產假福利有哪些現在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好多女性朋友們在上班期間懷孕,然后生寶寶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休假的,這個時候也是有工資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女性在懷孕的時候真的是變得非常的謹慎,當然很多人對于手機幾乎也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所以很多人都是經常玩手機之類的,可是在懷
-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家長該如何護理?對于我們的身體而言,如果我們的手足口病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傷害的,出現了皰疹性的咽峽炎,這種疾病的話,我們家長應該
-
尿布疹怎么辦 教你正確應對與護理在我們的身邊剛出生的寶寶都會有一些尿布疹,這樣的現象導致了我們寶寶的皮膚也是比較通紅的癥狀,還有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多的
-
女人準備懷孕前注意事項有哪些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想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寶寶的,那么你知道我們的女要想懷孕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夠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