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米粉選片狀還是粉狀
市面上的米粉大體上可以分為片狀和粉狀兩種,小編經常會在論壇上看到媽媽們討論片狀和粉狀米粉的區別,而且往往都是莫衷一是,難以定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片狀和粉狀到底有什么差別吧!
3歲前的寶寶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所以日常應該食用易消化而營養又豐富的食品,一般來說,4個月大的寶寶就應該開始添加輔食了,米粉作為嬰幼兒補充谷粉,而且又易沖調易消化,所以常常是寶寶踏上輔食添加的第一步,它對3歲前寶寶的營養補充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片狀米粉的特點
從制作工藝上看,嬰幼兒米粉的加工工藝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濕法干燥工藝(又稱糊化工藝、輥筒干燥等),產品以片狀米粉為主,通過先泡米、打漿、配料,再用輥筒干燥、粉碎、造片,是目前主流的加工工藝。
另一種是膨化干燥法,產品以粉狀為主,采用高溫高壓將大米烘焙、膨化后粉碎成粉狀,再干混加入營養素和風味物質。這種加工工藝簡單,成本比前者低。
從營養價值上看,由于各自的制作工藝不同,導致了大米在加工制作的過程中,保存下來的營養素也存在差異。片狀米粉由于是泡米、打漿、配料在先,最后才造片,所以它具有以下特點:
1.營養素混合分布均勻
2.不易上火
3.復水性好
由于片狀米粉密度小,空隙大,沖調時有利于吸水和軟化。
4.便于保存
由于片狀米粉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更小,所以可以減少營養物質的流失,也便于保存,能減少儲存過程中的氧化現象。
粉狀米粉的特點
粉狀米粉由于是先研磨粉碎后再加入營養物質,而且采用的是烘焙、膨化技術,所以它與片狀米粉有很大差別:
1.粉末狀的米粉比片狀更精致、更細滑
2.高壓膨化會破壞米粒的結構,高溫也容易造成營養素的流失
2.由于是經過烘焙膨化的,所以容易造成內熱、上火
3.沖調時容易結團
由以上特點看來,片狀米粉對于營養第一、口味第二的媽媽們來說,是最佳的選擇,它營養均勻又不易上火,尤其是現在正值夏天,氣溫悶熱,“不上火”是很多媽媽們的首要標準。
-
哺乳期媽媽都希望奶水充足,就因為這幾件事兒奶水不夠!我們一起來談談寶寶和媽媽的那點事兒,我們會發現,在哺乳期的時候有的媽媽奶水很充足,但是有的媽媽最開始就不夠寶寶吃,沒有喂
-
夏季到來,怎么預防寶寶腹瀉!寶寶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殺菌能力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
寶寶輔食搭配別亂來 寶寶輔食搭配禁忌對于小孩子來說,那么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應該要適當的去,添加適合寶寶吃的一些輔食才可以有更多的一些營養的,但是寶寶的一些
-
寶寶不愛喝水應該怎么辦呢一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寶寶就是特別習慣性的不愛喝水,這個時候家長其實也是非常頭疼的,可是根本不愛喝水的時候,到底
-
寶寶吃蔬菜要注意 這樣吃讓寶寶很受傷我們都知道,吃蔬菜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我們很多的家長會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寶寶吃蔬菜,但是你知道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