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嬰幼兒飲食三大誤區
對于新手家長們而言,總是竭盡所能想把寶寶喂養得健康強壯,但有時候卻因為家長們的不當,結果事與愿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避免寶寶喂養中的某些糊涂之舉,將有利于孩子成長。
誤區1 靠吃蛋黃補鐵
有家長以為,雞蛋富有寶寶生長發育最需要的高蛋白,蛋黃含鐵量高,是寶寶補鐵的最佳選擇。
明智之舉:鐵是嬰幼兒生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缺鐵將使嬰幼兒智力下降9%。據統計,我國7個月-7歲兒童缺鐵總患病率為40.3%,其中嬰幼兒缺鐵率高達44.7%。
嬰幼兒補鐵,什么食物最好?生活中常見家長們在寶寶可以添加輔食后,將煮熟的蛋黃碾碎加水調成蛋黃糊喂給寶寶吃,這些家長們認為蛋黃是寶寶補鐵的最佳選 擇。其實,一個蛋黃中含鐵量大約為1.2毫克,且蛋中的鐵吸收率差,寶寶吸收得并不好,所以用單純靠蛋黃給寶寶補鐵,效果并不佳。
嬰兒每天需要鐵10毫克,鐵主要食物來源是紅肉、動物肝臟、動物血液、深綠色蔬菜,其中紅肉及動物肝臟、血液中的鐵吸收率較高,可達 10-22%。為了預防寶寶缺鐵,除了要鼓勵母乳喂養(母乳中的鐵吸收率高)外,在母乳不足時要食用配方奶粉。寶寶4個月后要添加有強化鐵的營養米粉,6 個月后可逐步添加含鐵豐富的肝泥、肉泥、魚泥,同時要補充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
雖然蛋黃不是寶寶補鐵的最佳選擇,但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和諸如磷、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等營養成分,卵磷脂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益,因此蛋黃依舊可以作為嬰幼兒添加的輔食之一。
誤區2 光喝湯不吃肉
排骨湯、魚湯、雞湯……十個爸媽有九個都會認為,湯味道鮮美,于是用湯煮面、煮粥,把湯給寶寶喝了,燉湯的肉大人吃。
明智之舉:這一現象在廣東人中比較多見,家長們錯誤地認為,營養都在湯中,寶寶喝湯是吸取了精華。其實不然!首先,孩子在嬰兒期盡量不要給予湯水,特別 是加了中草藥的湯水,這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奶量,并得不到所需的營養素,假如出現過敏,還無法判斷究竟是什么引起了過敏。其次,魚、雞、肉作為優質蛋白,是 6個月后寶寶的首選蛋白。魚湯、雞湯、肉湯雖然味道十分鮮美,但湯中所含的蛋白質遠遠低于肉中所含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的含量也不多。寶寶在6個月后可加 少量的魚泥、肝泥。大一點的寶寶,如9-10個月以后可以喂少量的湯水。
誤區3 軟食替代硬食
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咀嚼能力不強,應該給寶寶喂一些稀飯、面湯、米粉之類口感軟的食物。
明智之舉:隨著月齡的增加,如果寶寶一直單一地只吃稀飯、面湯、米粉之類口感軟的食物,不利于寶寶的生長發育。寶寶的胃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如果吃 的都是這些軟質食物,那么所攝入的營養成分必定達不到需求。像這樣輔食過稀、過軟、太簡單、飲食結構不合理等是造成我國嬰幼兒營養不良癥的發生率較高的重 要因素之一。
寶寶出生后4個月,頜骨與牙齦就已經發育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經足以咀嚼半固體食物了。乳牙萌 出后,寶寶的咀嚼能力會進一步增強,此時應相應地增加食物的硬度,這時咀嚼硬食對寶寶好處多多---咀嚼能促進面部肌肉運動,這種運動可以加速頭面部的血 液循環,增加大腦的血流量,讓寶寶大腦的反應更加靈敏;勤咀嚼還有助于視力、頜骨與牙齦的正常發育,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預防錯牙和畸形牙最自然有效的方法之 一。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嬰幼兒喂養指南指出,寶寶應該從6個月開始逐步添加輔食的數量、硬度和品種。因為6-8月齡是寶寶學 習咀嚼和吞咽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要經常給寶寶吃一些有硬度的食物,比如饅頭、面包干等,之后可逐漸增加硬肉水果、胡蘿卜、土豆等,還可以嘗試吃一 些肉、魚、蛋等動物性食物。這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可以幫助寶寶補充豐富的能量及營養元素,又能鍛煉寶寶在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能力,對寶寶非常重要。
-
哺乳期媽媽都希望奶水充足,就因為這幾件事兒奶水不夠!我們一起來談談寶寶和媽媽的那點事兒,我們會發現,在哺乳期的時候有的媽媽奶水很充足,但是有的媽媽最開始就不夠寶寶吃,沒有喂
-
夏季到來,怎么預防寶寶腹瀉!寶寶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殺菌能力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
寶寶輔食搭配別亂來 寶寶輔食搭配禁忌對于小孩子來說,那么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應該要適當的去,添加適合寶寶吃的一些輔食才可以有更多的一些營養的,但是寶寶的一些
-
寶寶不愛喝水應該怎么辦呢一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寶寶就是特別習慣性的不愛喝水,這個時候家長其實也是非常頭疼的,可是根本不愛喝水的時候,到底
-
寶寶吃蔬菜要注意 這樣吃讓寶寶很受傷我們都知道,吃蔬菜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我們很多的家長會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寶寶吃蔬菜,但是你知道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