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要長大 添加輔食少不了
隨著寶寶的出生到長大,如果只是單純的依靠母乳喂養,已經根本不能滿足孩子健康發育的需求了,這時,如果媽媽們不能及時的為孩子添加輔食,那么很可能造成孩子營養不良,發育停滯等嚴重的問題。可是,要為孩子增加輔食,媽媽們還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則:
食物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的一兩勺到小半碗;從稀稀的逐漸變稠;從糊狀過渡到剁碎的細粒狀,再過渡到軟、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稀粥-軟飯、面糊-爛面條-餛飩-餃子、菜水-菜泥-菜末-碎菜。
一般情況下,在孩子三四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添輔食,奶粉除外,先是米湯、蛋黃泥糊、米粉、奶糕等;五六個月時就可以增加蛋羹、土豆泥、果泥、肉泥、蝦泥、魚泥、菜泥等,這些可以拌在米粉或奶糕里吃。到孩子八九個月后,家長可以在燒得很爛的稀飯、面條里加入剁得很碎的肉末、魚末、蝦末、菜末。魚、蝦的量不能大,魚每周1~2次,蝦可以2~3次,肉最好每天都有一點,可以是牛肉、豬肉、雞肉、鴨肉、豬肝等,蔬菜每天必須保證。如果孩子健康,體格達標,很少生病,到1歲時就可以吃些小餛飩、水餃等,慢慢地可以在中午吃一頓燒得很爛的飯菜。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每添加一樣食物后,觀察幾天,看看孩子的消化情況,有沒有出現不舒服、大便是不是有明顯的變化、夜間的睡眠受不受影響,等孩子習慣一種食物后,再去添加另一種食物。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每3個月的時候帶孩子去醫院驗一次血,看看血色素的情況,最好是在12克左右,不能低于11克。血色素的高低反映了孩子身體的營養狀況,也是對家長喂養是否符合要求的檢驗。如果孩子的血色素沒有達到11克,那家長可能是沒有注重營養的搭配,或者是孩子的胃腸消化吸收能力弱。這樣的話,以后不論孩子是到了兩歲還是3歲,家長除了給他加強營養外,仍然要將食物燒得很爛、剁得很碎再給孩子吃,才能減輕孩子的胃腸負擔。
不要讓孩子過早嘗到大人飯菜的香味
不要讓孩子過早嘗到大人飯菜,你們的飯菜不適合小寶寶。如果大人去嘗一嘗孩子的米粉、奶糕等,就會發現,它們口味很淡,很難吃,遠不如大人的飯菜可口。其實,這些食物是根據孩子身體發育的特點來制作的,孩子不能過早地吃帶甜味的食物,那樣他們的小肚子會脹;孩子也不能過早地吃鹽,因為他們的腎臟發育還不完善,只有等孩子4個月后,才能在他們的食物里稍稍加一點兒鹽。
如果過早讓孩子嘗到了大人飯菜,那以后就很難再喂進去他們該吃的飯了。所以,孩子的喂飯都應放在大人吃飯之前,讓孩子吃飽了,大人再吃飯,這樣孩子就不會饞大人的飯菜了。
我經常看到許多大人為圖省事,讓才七八個月大的孩子和大人吃一樣的東西,孩子牙齒都沒長全,虛弱的胃腸不能將食物消化、吸收,只能是通過糞便排出來。雖然孩子把飯吃進去了,可并不代表就能消化吸收,所以家長一定要考慮到孩子身體發育的特點,進行正確喂養。提早喂孩子固體食物,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很多孩子的喂養問題都出在10個月以后。以前不生病的孩子容易生病了,以前胖胖的孩子慢慢變瘦了,臉上的氣色也暗淡了,這說明孩子的胃腸還很虛弱,沒發育到能消化固體食物的程度,家長必須回到給孩子喂糊狀食物和將食物剁得很碎的過程中去。
有一些孩子先天不足、常常生病,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這種情況下我一般建議在孩子兩歲前都不要喂固體食物。因為孩子在兩歲前牙齒還沒有長全,是沒有能力將固體食物嚼碎、嚼爛的。家長不要怕麻煩,要多為孩子考慮,照顧他虛弱的胃腸,將食物剁爛、剁碎,以利于胃腸的消化吸收。我兒子兩歲前從沒吃過一頓大人的飯菜,都是吃單獨為他做的剁得很碎的菜肉和燒得很爛的飯,兩歲半以后才在中午加一頓大人的飯菜,3歲時才基本與我們吃的差不多了。
-
哺乳期媽媽都希望奶水充足,就因為這幾件事兒奶水不夠!我們一起來談談寶寶和媽媽的那點事兒,我們會發現,在哺乳期的時候有的媽媽奶水很充足,但是有的媽媽最開始就不夠寶寶吃,沒有喂
-
夏季到來,怎么預防寶寶腹瀉!寶寶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殺菌能力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
寶寶輔食搭配別亂來 寶寶輔食搭配禁忌對于小孩子來說,那么到了六個月的時候,就應該要適當的去,添加適合寶寶吃的一些輔食才可以有更多的一些營養的,但是寶寶的一些
-
寶寶不愛喝水應該怎么辦呢一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寶寶就是特別習慣性的不愛喝水,這個時候家長其實也是非常頭疼的,可是根本不愛喝水的時候,到底
-
寶寶吃蔬菜要注意 這樣吃讓寶寶很受傷我們都知道,吃蔬菜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我們很多的家長會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寶寶吃蔬菜,但是你知道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