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護理 家長千萬別犯六種錯誤
寶寶發燒,家長要正確的護理,育兒專家建議說在護理發燒寶寶的時候要避免出現下面的這些誤區,要正確的測體溫,隨時關注寶寶的情況等等。
錯誤一 沒把握測體溫時間
孩子的平均正常體溫是37℃,但一天中會有上下變化。有的寶寶在短短的數小時內體溫會上下相差近2攝氏度。通常清晨體溫最低,下午或傍晚達到最高。有時體育鍛煉、情緒興奮激動、進食和周圍環境等因素也會導致體溫升高。有些父母就會選擇在這種“高溫”時刻,給寶寶測體溫,結果當然偏差很大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在寶寶完全平靜下來,或是在吃完一頓熱菜熱飯30分鐘之后,才測量體溫。另外,向醫生敘述孩子病情時,應告訴醫生你是在一天中的哪段時間給孩子量體溫。
錯誤二 用耳朵測溫法
有些父母為了圖方便,或者是不了解,就用耳朵溫度計給寶寶測量溫度。說句實在話,耳朵溫度計對3歲以下的幼童不太適合。
為不滿5歲的寶寶測量體溫的最精確的方法是采用直腸測量法。爸爸媽媽可以在帶孩子上醫院看病時,請醫生為你作示范操作。在孩子大約5歲左右時,基本上可以用口腔溫度計為他量體溫。當孩子腹瀉、惡心、嘔吐或熟睡時,也可以采用腋下體溫測量法。就醫時應該告訴醫生你是用什么方法為孩子量體溫的。
錯誤三 只關注發燒癥狀
體溫本身并不是觀察寶寶疾病最關鍵之處。對大人來說,體溫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輕重程度。可是,寶寶可并非如此,因為他們的身體對溫度的控制還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發燒也達40℃,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
所以,寶寶發燒時,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各位爸爸媽媽可要學會察言觀色,不要單單關注寶寶的體溫而已。
錯誤四 寶寶體溫反彈時,過分焦躁不安
比體重反彈更讓媽媽焦慮的,是寶寶的體溫反彈。這個時候,媽媽那個緊張擔憂的樣子讓旁人也都坐立不安了。其實,小編想告訴媽媽:不用那么著急的。退燒藥并不能治愈那些引起寶寶發燒的疾病,只是能在2到4小時內降低孩子的體溫。此后,孩子的體溫會反彈。父母要有準備,接受孩子體溫反復的現實。
-
母乳擦臉,寶寶皮膚會又白又嫩?別讓無知害了孩子大家都知道對于我們的母乳來說也是又嫩又白了,有很多的人們都認為用母乳來擦臉的話,也能夠保護我們寶寶的皮膚變得又白又嫩,而
-
衣服穿太多或會捂出病!寶寶保暖,該這樣做在春天里的時候,因為天氣也是比較寒冷的,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春天里的時候是不能夠給我們的小寶寶,少穿衣服的,這樣的話也
-
娃的這些病不好好治,當心以后變成“精神病”!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寶寶在得了這些病癥的時候,病應該如何正確的治療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因為
-
娃兒,少玩點手機吧,傷智力!手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在平時閑暇之余來玩一玩手機,這樣的話對于我們休息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放松的方
-
小兒急性感染性發熱|一文讀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身體當中出現了一些非常多的。危害的話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心理帶來非常多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