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寶寶穿衣服 要做到“三暖二涼”
我們常說春捂秋凍,春季的天氣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出現感冒等疾病。幼兒是各種疾病的易發人群,穿少了會感冒,穿多了又會捂出很多的汗,也非常的難受。那么春季時節我們該如何給小寶寶穿衣服呢?
原則1:做到“三暖二涼”
乍暖還寒的早春天,年輕的父母們要給孩子“捂”著點兒,可使稚嫩的身體適應這種冷暖氣候的變化,有利于維護孩子恒定體溫的調節,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那什么是“三暖二涼”呢?
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適度溫暖利于寶寶體內陽氣生發,可預防疾病,減少受涼感冒的機會。媽媽在給寶寶增減衣服之前,不妨摸摸寶寶的背部,如果有點濕濕熱熱的,那就適當給寶寶減點衣服,如果有點涼,就要趕緊給寶寶加衣服哦!
二是肚暖。有些好動寶寶喜歡跑跑跳跳,衣服如果沒有束好,大動作時很容易露出小肚肚。腹部保暖,最好給寶寶戴個棉肚兜,既能維護寶寶胃腸道的功能,促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涼而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癥狀。
三是腳暖。俗話說“涼從腳上起”,這是因為腳與上呼吸道黏膜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系,再加上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又遠離心臟,血液循環較差,一旦腳部受涼就易引發感冒。注意寶寶腳部的保暖,特別是在室內玩耍時也不要光腳在地上跑。給寶寶穿上小棉襪,寶寶的小腳暖和了,才能保證一身溫暖,抵御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涼”是指頭部和心胸要涼。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的,如果頭部捂的過熱,容易引起頭暈頭昏、煩躁不安。所以,在室內、風和日麗的天氣,要保持頭涼,才能使孩子神清氣爽。心胸涼,是指給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過于厚重臃腫,以免胸部受壓,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
原則2:分年齡保暖更明智
新生兒活動量少,因而外出時穿衣應該多加一件;而1歲以上的寶寶經常跑跑跳跳,容易出汗,穿衣不宜過多過厚。所以寶寶保暖不應是一味地多穿一點,分年齡保暖更科學明智哦!
專家表示,寶寶皮膚對溫度的感知因年齡而異,具體來看,對于新生寶寶(出生28天內)要注意保暖,在室內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6個月的寶寶,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在室外則多穿一件,棉布帽子也可以選擇使用,調節保暖;6至12個月的孩子,要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穿衣;更大的孩子,和成人完全一樣即可。
-
母乳擦臉,寶寶皮膚會又白又嫩?別讓無知害了孩子大家都知道對于我們的母乳來說也是又嫩又白了,有很多的人們都認為用母乳來擦臉的話,也能夠保護我們寶寶的皮膚變得又白又嫩,而
-
衣服穿太多或會捂出!寶寶保暖,該這樣做在春天里的時候,因為天氣也是比較寒冷的,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春天里的時候是不能夠給我們的小寶寶,少穿衣服的,這樣的話也
-
娃的這些病不好好治,當心以后變成“精神病”!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寶寶在得了這些病癥的時候,病應該如何正確的治療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因為
-
娃兒,少玩點手機吧,傷智力!手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是喜歡在平時閑暇之余來玩一玩手機,這樣的話對于我們休息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放松的方
-
小兒急性感染性發熱|一文讀懂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如果我們的身體當中出現了一些非常多的。危害的話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心理帶來非常多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