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感饑渴抱著玩具睡覺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特別喜愛的玩具或毛絨玩具,并把它當作自己的情感依賴。孩子往往不允許它離開自己半步,哪怕是一會兒,就連睡覺也不例外。
案例一:點點滴滴誘發孩子“情感饑渴”
小偉已經2歲多了,爸爸長期駐外,媽媽是一位大夫,深更半夜出診是常有的事。小偉非常懂事,每次媽媽有急診要出去,他從不哭鬧糾纏,都是自己抱著心愛的小布猴去睡覺,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如果沒有小布猴的話,小偉的覺就睡不好。前兩天小偉的小表姐來家里作客,看上了小偉的小布猴,順手就借了去,說玩幾天就送回來,這下可麻煩了,小偉整個人急得都上了火,給什么玩具都不要,就要那只小布猴,飯也不好好吃了,幼兒園也不去了,睡覺更是成了大問題,每天都要磨磨嘰嘰到很晚才能睡著,而且有時還跟犯了神經病似的,明明知道小布猴不在家,也要到處地亂找……就這樣,直到小偉的小布猴被送回來之后,小偉才恢復正常。
專家建議 :家長要特別注意,不要讓孩子暫時的戀物習慣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要知道,長期有戀物習慣的孩子,很難得到同伴的認可,也許會受到同齡小伙伴們的鄙視和遺棄,這樣,孩子就無法從伙伴那里得到被肯定、被重視的滿足感,只好到自己心愛的玩具(或別的什么東西)那里去尋求內心的安定,以彌補精神上的空虛,而他越是這樣,就越難以得到伙伴們的認可,周而復始,就形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孩子會變得內向而敏感,不利于正常的心理機制的建立。
一旦出現這種現象時,父母應該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注意孩子是不是受到了忽視,孩子的心里是不是感到不安或孤獨,孩子最近有沒有受到什么刺激等等。如果確實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那么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盡可能地多讓孩子呆在大人的身邊,特別是在孩子入睡之前,要盡量在床邊陪伴孩子,或是講故事給他聽,或是一起做個小游戲。
還有,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以豐富孩子的生活,這樣可以逐漸減少孩子對慰藉物的依賴和要求。如果孩子到了四五歲之后還是時刻離不開他的慰藉物,那么家長就要及時向心理醫生咨詢,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